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是有人在有意炒作吗?这部动画值得如此炒作
哪吒这部片子的票房是一张票一张票垒起来的,谁会拿30个亿来炒作?那真的脑子进水了。不满诸位,本人带着孩子和老婆也贡献了三张票。是听口碑不错,才带全家人去看的。看完感觉票钱没白花,很值!其实艺术作品就是这样:可以没明星,但是要有好剧本。可以投资少,但是要用心制作。暴雪娱乐大家应该知道吧(一家电脑游戏公司),它的一部游戏要制作十年!但每部作品的寿命都超过十年!电影也是如此:你用心做的电影,绝对能拉住观众!反之粗制滥造,就算演员全是大牌,观众也不会捧场!奉劝一下业界:电影不是拼凑出来的!也不是大牌堆起来的!是用心制作出来的!你花的心血越多,影片就会越细腻,你的每一帧观众都能体会得到你的用心!观众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好作品!
好的作品无需炒作,就像一道好菜,那管在再远的地方,也一定有很多人去品尝!在当今中国,无时无刻在炒作的却是那些没有内涵,如人妖般的小鲜肉!!这些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不择手段地做"流量"才能生存!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好作品问世,在中国的影视舞台中大放光彩的一定是那些有品格,有才华的人!!
饺子:都穷的武术指导都请不起了,你们说我还有钱去炒作!
人们已经过了那个盲目追星的时代了,中国人现在是非分明,好的影片去支持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去看,现在能到30个亿以上的,哪个不是良心出品,美人鱼,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以及战狼2,只要用心做,观众很乐意买单
《哪吒魔童降世》不需要炒作!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
1炒作顾名思义就是请水军,刷高评分刷好评。或者票房注水。但是这个团队不会,因为穷。就连拍哪吒魔童降世的资金都是1600人众筹所完成,资金有限不可能去炒。
2导演在接受采访也表示剧组穷,影片里面的打斗场景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因为穷 请不起武术指导 ,资金紧张。
每个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完成各种表情动作。
3一部好看得动漫从来就不缺水军,消费者也不傻,如果你前期请了水军刷了高分。但是接连上微博热搜,如果这部剧不好早就骂声一片。但是现在网上呼声一片。
4至于哪吒魔童降世为什么能破30亿票房,对于经常上网的都知道。你打开微博朋友圈头条,动漫专栏早已被这部动漫刷屏。消费者就是最好水军。
5口碑首先这部电影在点映时就爆出来好口碑 口碑方面,微博大V推荐度93%,豆瓣8.7,猫眼9.7,淘票票9.6。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连番几次上微博热搜,CCTV 和各个地方的新闻台都为他播。所以破30亿 都是靠口口相传的口碑。还有题主你认为有什么样背景能请动CCTV,央视新闻和各个地方的新闻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你还有其他观点。可以在下方留言。
如果你喜欢我的观点可以关注我。谢谢!
你拿真金白银炒给我看看,电影涉及院线,制作,发行方方面面的利益,谁那么牛逼拿几十个亿来炒?更何况要炒作怎么操作呢?直接把钱砸给猫眼?还是到处找人让人家买票?这都不现实,人多嘴杂,很容易被捅穿!更何况票房是全国院线,制作方,发行方一起分的,就算洗钱,这成本也太大了!提这样的问题显然是没有过脑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如此好看,还需要炒作吗?
如果非得要给“哪吒之魔童降世”强行扣一顶“炒作”的帽子,那么好吧,那就让我来大声告诉人们:“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在炒作,是千千万万个广大的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观影者在自发炒作,这千千万万个炒作者其中就包括我。
八月二号去电影院,就是冲着“哪吒之魔童降世”去的。其实当时还是蛮忐忑的,怕人笑话,一大把年纪了还看动画片。走进电影院,心里就踏实多了,我看见了很多大人也来凑热闹了,也就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可笑了。
电影开始了,我随着电影的节奏起起伏伏,大哭、大笑、大沮丧、大震撼。我太喜欢哪吒那坏坏的手插‘裤兜’吊吊滴吊不甩的样子了,他像极了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成长中判逆玩劣的孩童了。
一句:都藏好了吗?电影院里一片笑声。
哪吒一度被人们误解,被人们唾弃,他曾经一度想要自暴自弃,想要随波逐流,愣是被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和他的父母无处不在的爱所感化、所激励。他不仅拯救了陈塘关,还拯救了他自己,而且还让陈塘关的所有百姓消除了对他的误解,并且还心甘情愿的跪地膜拜。
“我命由我不由天,成魔成仙我说了算”,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桥段,也是最走心最激励人的桥段。
“哪吒之魔童降世”另一个看点是敖丙,敖丙外表光鲜亮丽,心底善良,在他还不谙世事的时候,阴差阳错的好哪吒成为了朋友。但龙族的使命他并不知晓,当利益的天枰倾斜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的龙族。
敖丙有错吗?当然没有。敖丙的选择像极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值得庆幸的是,敖丙最后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就哪吒。
总之,“哪吒之魔童降世”亮点太多了,它满足了人们所有的想象,同时也给予了人们所有的希望。反正我是超级喜欢,还想再刷一遍,太值得了,太对得起那张电影票了。
这样的一部超级好电影,需要“炒作”吗?
这部动画本身制作就是非常不错的,精良的画面加上幽默的语言,再有四川话的加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主题。
动画里的笑点、泪点都让人记忆深刻。并且那样的熊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呢。
个人觉得这边动画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国产动漫在进步,这是最值得开心的,自然要支持。
个人觉得国产动画已经在努力了,大家还需要持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就像华为一样,总有一天会迎来辉煌的。看电影不光看制作,要看内在的。电影本身折射的的东西,和反映的一些东西。就像以前在网吧,看坐在隔壁的小妹妹,吃着东西,看着偶像剧,白痴一样的笑,跟一个神经病一样的。。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30亿,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电影《哪吒》折射出大众的心理, “不认命,便是哪吒的命。
”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故事起源于阴差阳错地搞错了灵珠和魔丸,本来要生出灵珠转世神童的李靖夫人被坏人作梗生了魔丸转世的哪吒,而灵珠被海龙王偷了去放到他自己的龙蛋里以求龙太子升天成仙来拯救龙族永囚海底的命运。 但灵珠和魔丸本就合二为一。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一样,好坏都是相对的,好坏也会相互转化,有好也有坏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平衡。
哪吒的父母为了纠正他内心的魔性,一直循循善诱、多方设法拉回正道。哪吒不屈服于命运的既定,说“是魔是仙,只有自己说了才算”,奋力地挣脱命运的定义。 我最感动的一个画面是他不愿意他爸爸为他承担命定的天雷之劫,说: “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拖累别人。” 他把移花接木的仙符损毁,自己上去接受天劫。 接受自己的命运但又不屈于命运,不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卸膊给别人,这是我们为人的志气和尊严。
也许,每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能位列仙班者,都要经历诸多的考验和磨练,不接受命运的既定、不在意他人的成见、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才能通关成功。 困难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自己或者他人给予的无形的眼光,有的是需要积累足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是需要牺牲一些东西来换取想要的结果,但,只要认定目标、坚持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遇到一个困难克服一个困难、总是会有功德圆满、得道成佛的那一天。
这部电影,确实 很好看,我还准备二刷,而且在我们的亲戚朋友们都看了,感觉非常好看,而且还是一部特别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尤其是小孩子到大孩子也都非常适合看。
首先,剧情有热点有泪点有笑点,从炒冷饭到一锅热腾腾的大餐,真的是符合了大众的审美和接受能力。
哪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个小孩童的形象伴随着我们几代人,但是,现在的形象把小哪吒变成小恶魔,丑萌丑帅的,让人真的是特别喜欢,尤其是对李靖形象的改编,让他从以前的“冷酷工作狂”的父亲变成了今天“父爱 如山,对孩子宁愿以命换命”的亲情父亲,这真的是太让大家喜欢和愿意看到的了。时代 在进步,父亲也在成长。
哪吒以前是削骨肉还父母,看得让人胆战心惊,如今是背负天命,去和命运相抗争。临走之前的跪拜父母,激泪无敌!
以前哪吒和三太子是一对敌人,他们打斗得不可争割,哪吒曾把三太子抽筋扒皮,现在却变成了最友好的朋友,两个人手拉手一起抵抗天命 ,最终都去掉肉身,化成一对孤零零的魂魄。确实是非常让人感动。
再次,就是美工的强大,动漫的崛起。
别的方面且不论,但 是,这部动漫做得那么 惟妙惟肖,形神俱备,尤其是龙太子变身,那申公~公~公豹变身,那么细致那么纤毫毕现,真的很让人感叹。尤其是哪吒的小肚兜都感觉毛绒绒的,好可爱。所以,在视觉上你是绝对不会失望的。尤其是后面,哪吒突然变身,那种超燃的气氛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最后就是中国元素的无处不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以下为本人原创,与那些乱抄过时内容的回答不同,篇幅略长,请耐心看完)
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称雄暑期档,很快就突破了30亿票房,国产动漫的崛起再次得到证明,可喜可贺。我的孩子去看了这部电影,回来告诉我:“好看!”
每部电影都是各方合力的结果,包括创作方(作家编剧导演演员等)、投资方(制片方)、发行方(发行公司及院线)等。这里我觉得首先要重点感谢投资人,而不是其他人,因为每一部电影的投资,都堪称是一次惊险的旅程。
没有投资就没有电影。投资的回报却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起来看一下30亿票房的形成与分配,相信可以让大家理解这一点:
我国影片票房收入数据由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汇总,并以此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这个数字是比较权威的,并非影片方自我宣称多少就是多少。记得曾经有的电影为了提高票房数字,不惜联合影院造假,此类做法与本文无关,略过不提。
票房收入需要缴纳3%的增值税,并按增值税额缴纳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和2%的地方教育附加费,四项加起来就是3.6%。另外,还需要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下的91.4%才是“可分账票房”。地方教育附加费各地已经普遍开征,是不可避免要缴纳的。
如果可分帐票房大于等于6亿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征缴票房的1%—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这笔钱的来由是,中影数字在上世纪90年代出资为全国影院进行了数字放映机的升级。后来,出现了部分未使用“中影数字”放映设备及密钥的影院、院线,他们的票房数据就报给另一家“华影”公司,并与“华影”公司结算。
具体的收费标准是,票房7—8亿元的3%,票房8—9亿元的2%,票房9亿元以上的1%,票房更高时“中影数字”还可以灵活掌握。相当于大客户打折。很明显,电影哪吒的代理费应当不高于1%。
全国每一家影院每一个影厅的服务器上,都有一个类似网络IP地址的唯一标识码,在放映任何一部影片前,都需要专用的密钥配对,才能读出数字拷贝和放映。每制作一个数字拷贝,“中影数字”收取发行方300元,一部向全国各省市发行的影片大约需要2000个数字拷贝,合计300×2000=60万元,这笔费用就是“拷贝费”,由发行方或制片方承担。因为这笔钱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可分账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形成了实际可分享票房,一般由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享有57%。
发行方通常收取实际可分享票房的5—15个百分点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假设取中间数10个百分点的话,只剩下33个百分点归属制片方。
我们知道最近《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热映,上映15天,整体票房已经突破30亿了,就算是在中国影史上也可以排进前几名的电影;虽然说由于新电影的上映,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上升速度会减缓,但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进入中国电影票房的前五位。据说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联合投资人有1600位,他们整体投资了6000万,那么现如今30亿的票房他们可以分多少呢?
确实,小爱不得不感叹这1600位投资商在投资哪吒的时候的眼光独到,不然也不可能投资这么一部大热的电影,而且还是一部国产的动漫电影。至于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的整体票房如何分配呢?下面小爱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国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配原则,首先要先扣除5%的电影发展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91.7%才能作为电影的实际票房收益来分成。拿哪吒如今30亿的票房来算的话大概有27.51亿可以用来做票房分成。
剩下的主要是院线和发行制作方了,其中院线要占据大头,大概会有50%—60%的票房收益归院线所有;而剩下的35%—40%归发行商和投资者。
按照上面的说法,作为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发行和投资方大概可以分到总体票房的35%—40%的收益,按照《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30亿的票房来算的话,他们整体可以分到的收益差不多有10—12个亿。
拿1600人整体投资6000万来看,收益了差不多12亿,也就是直接翻了20倍;这个收益实在是太划得来了,估计很多人都羡慕这部电影当时的投资者吧,很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参与这部电影的投资,关键估计没有这个渠道吧。
虽然说身为一部国产动漫电影有了这样的大卖场景确实让人意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漫电影的希望,其实中国也是可以做出来这样优秀的动漫电影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拿《大圣归来》这部电影说事。
关注唐大大,专注精彩动漫!
《哪吒之魔童降世》现在实时票房已经达到了29亿8000万,可能在你们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哪吒》已经破三十亿大关,向40亿迈去了。
现在《哪吒》在中国历史票房排名纪录中已经排在了第8位,以它的势头,往前可以看到前五名。
哪吒7月26上映,到现在已经上映接近两周了,日票房仍稳稳排在第一名。在哪吒的恐怖吸金阴影笼罩之下,号称投资三亿的好莱坞水准大片,8月1号上映的烈火英雄至今还未破10亿大坎,离破九亿还差几百万。7号上映的《使徒行者2》勉强两亿,日票房第三名,小岳岳和佟丽娅的《鼠胆英雄》彻底扑街,两部大片夹击之下至今还未破亿。
还有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9号即将上映,不知道能不能虎口夺食。
《哪吒》营造的这种现象级票房神话,真是打破了固往相当一部分人对国漫的偏见……那么《哪吒》已经30亿了,并极有可能达到40亿。
《哪吒》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它的联合投资人多达1600位,一共投资了6000万。那么这1600位投资人能分账到多少呢?
现在大众投资人投资电影越来越普遍化,上一部《大圣归来》有联合投资人80多名,一共投资了700多万,最后一共给他们兑现了本金加利息共3000多万元。等于是投资利润比翻了4倍多。
吴京打造的上上一部大爆电影《战狼2》,票房高居榜首56亿多,吴京自爆预算从八千万超支到2亿,不过吴京《战狼1》成功后,《战狼2》不缺公司砸钱,高投资高回报,有56亿的成绩,各家投资最少的投资人收益也赚了一个亿!
据说吴京个人差不多赚了12亿。
我国的电影票房分账规则如下图所示!首先需要扣除3.3%的税费,以及5%的电影专项基因费。
剩下的票房就是净票房,净票房=91.7%*总票房。
今夏最火爆的电影无疑要数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三度刷新了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最高记录,并且连续12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积票房突破27亿元,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总榜Top9,距离30亿票房大关仅一步之遥,与大多数影片不同的是,其投资人不是几个或者十几个公司,而是事先采取类似众筹的方式,有1600多个联合出品人,那么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甚至40亿·、50亿,这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首先我们得弄电影票房分配的原则
1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
首先扣掉作为电影专项基金5%和特别营业税3.3%,所以你买的每一块电影票钱,都是含税的,你是纳税人(虽然这个说法不够专业)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你春节不知不觉又参与了一个几十亿的项目
2院线和电影院分成
为什么现在电影院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因为赚钱啊亲。剩下的票房中,有57%要分给影院和所属院线,其中院线要分走大概在7%左右,其实院线的钱也比较好赚,电影院要靠它来引进更多更好的影片,而电影发行也要求着它给更多的排片量,两头吃,当然像万达这种既有院线又有电影院的,就内部分配了。
3中数代理费
电影票房里可能还有一项费用叫中数代理费,一般为票房的1-3%作为发行代理费,具体比例为票房0.5亿内的3%、票房0.5-3亿的2%、票房3-6亿的1%,票房6亿以上的不收费,因为我们计算的结果远远超过6亿,所以这一块就不计算在内了。
4投资方和发行方
刨除以上3项,只剩下(1-8.3%)*(1-57%)=39.4%亿,也就是投资和发行最后剩39.4%。
假设最终票房达到30亿元,投资人可以分得30*39.4%=11.82亿,平均每个人73.86万,
在答题之前,先恭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正式突破30亿元,将国产动画电影的单部票房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预期接下来的八月份我们丧丧的小哪吒还会继续再创票房神话,最起码40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在电影联合投资人的模式越来越流行,不过多达1600的人数也确实要比其他电影的联合投资人多出许多。当然,这1600个动画制作人的豪赌可以说是完胜,这部电影不仅让发行方光线传媒赚的盆满钵满,也让我们的投资人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回报!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所获得的票房收入需要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费以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剩下的91.7%才是我们马上就要讲到的“可分账票房”。其中,可分账票房的57%为电影院以及院线的提成部分、3%为中影数字的发行代理费。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净票房已经远超6%,所以发行代理费就不需要缴纳了。也就是说,剩下的43%均归电影发行方以及制投资方所有;当然,43%当中还要拿出十分之一(即4.3%)作为发行方(光线传媒)的发行代理费用,也就是说制片方的实际分成比例只有(1-0.05-0.033)×0.43×(1-0.1)=0.35=35%。
所以说,假设最终票房是30亿元的话,1600个投资人共可以分得30×35%=10.5亿元;若是40亿元的话,投资人的可分为收入为14亿元;要是再努努力超过45亿元的话,分成就能达到惊人的15.75亿元!
每一次出现高票房的电影时,人们最关心的都是投资方可以分得多少钱。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投资分账吧。
截至目前,《哪吒》已经突破30亿的票房, 创造了国内动画片票房的最高纪录,国内动画片单日票房最好纪录,七夕单日票房最高纪录等多个纪录。而且,目前《哪吒》的票房还在以每天上亿的速度增长,最终票房可能达到47亿。
而据网上报道,《哪吒》的投资是由1600和联合投资人众筹出来的,高达6000万。有人会说,6000万并不高,现在国产电影动不动就是上亿的投资。可是要知道,《哪吒》只是一部动画片,一部没有大公司投资的动画片。
目前,《哪吒》的票房为30.42亿,分账票房为28.03亿,去掉影院方的分账和一些发行费用、交税等,片方可以分账10.95亿。投资与回报比高达1:18.25。也就是说,1600人投资6000万,相当于每人平均投资3.75万,可以收回68.43万,净收入64.68万。这个比例可是太高了,绝对可以算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而这还只是目前的收入而已,按照预测的最终票房,《哪吒》可能达到47亿,那样票房可以分账16.89亿,投资与回报比能够达到1:28.14,相当于每个人能够拿到105.56万,净收入102万左右。
这么看来,《哪吒》的回报真的是高,哪怕是国内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战狼2》,也没有这么好的回报。
不得不说,这一部电影让投资人赚的钵满盆盈。不过,这样的收入虽然让人羡慕,但并不代表投资电影就一定赚钱。这些年,投资电影已经越来越火,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跟着参与投资,可是真正赚钱的并不多。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集结了宁浩、沈腾、黄渤这么多大明星,当时保底28亿发行依然是失败了。
要想有一个好的票房,还是需要有好的电影。现在网络时效性这么强,电影好坏网络上的口碑一目了然,口碑往往就能决定电影的票房。《捉妖记2》首映票房那么高,因为质量不过关,最终也是票房很快下滑,最终票房并不理想。反而如今的《哪吒》,起初并不被看好,却凭着高质量、好口碑,迎来了这么强势的票房增长。
还是一句话“只要电影好看,电影票房差不了”!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14天,票房突破30亿,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
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双丰收,接连打破多项纪录。票房上,影片单日票房5次突破2亿大关,并创造七夕节单片历史最高纪录,累积破30亿,位列影史票房总榜第八名。口碑上,日前影片豆瓣评分8.6、淘票票9.5、猫眼9.7,连续14天位列同档期评分第一,成为近30年评分最高国产动画电影。
然后我们回到,1600个联合投资人的分钱问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众筹投资的,联合投资人多达1600位,他们共投资了6000万元。
按照正常的分成,是这么一个关系:
1、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2、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3、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4、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5、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这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30亿元的票房,那么就是30×0.33=9.9亿元。
高票房背后收益最多的不是导演不是演员,是影片参与的大众投资人,近两年,大众投资人更是深入民心,《哪吒》用1.2亿的成本,目前赚了31亿,翻了几十倍。这还只是单单票房的收入,后期衍生品和电视版权等又是一笔不菲的收益。据悉,《哪吒》有1600多人参与,这么多人共同努力成就了《哪吒》的自我抗争!如果这部电影你参投10万,现在就可以收益分红90多万。
我是哪吒2票房
票房是为1048.6万元的。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讲述的是东海龙王在得知三太子被哪吒打败后羞恼成怒,发誓要替儿子报仇,碍于太乙真人的关系又不敢违背天庭的律令再次侵犯陈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