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高发售价22港元,会不会缩水?你看好小米未来股价走势吗
7月9日,小米就将登陆香港股市,对于小米的上市和未来,我一直在思考,在此分享专业的答案。
一,小米开盘之后的走势。
国内A股市场,新股很少跌破发行价,但是在香港股市里面,新股跌破发行价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港股比较市场化。7月9日,小米在港股上市之后,存在跌破发行价22港币的可能性,但是,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只是投资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二,小米的未来股价走势如何?
在小米发行期间,雷军四处游说,已经吸引很多著名企业家投资小米,包括李嘉诚、马化腾、马云等企业家,他们已经投资小米的港股,作为基石投资者。这些企业家的投资对小米走势是利好消息,代表看好小米的未来。
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小米在香港上市,很多米粉想要乘机捞一笔,坦白讲,短期内小米股票肯定会涨,如果你能买的到一定能赚,至于会不会缩水,当然不好说,虽然雷军表示10个季度重回国产第一,5-10年世界第一,但是只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在小米发行期间,雷军四处游说,已经吸引很多著名企业家投资小米,包括李嘉诚、马化腾、马云等企业家,他们已经投资小米的港股,作为基石投资者。这些企业家的投资对小米走势是利好消息,代表看好小米的未来。
当然大多数人看好的并不是小米手机,技术积累小米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生态的路已经铺开,国内真的没有哪个企业把中国制造精致化,从全国各地米家的火热程度来讲,小米周边产品真的深受消费者喜欢,无论是无人机,充电宝,平衡车都是人们购买的对象,对这个角度看,小米的前景真的不可限量,毕竟世界第一的企业不是苹果,而是沃尔玛,小米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沃尔玛!但是最后一句: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款失败的产品就有可能让一个企业破产,大家还是要理性投资,不要头脑发热!
不要忘了点赞关注哦~
小米是一家网红创业公司,几乎就是在网民的见证下成长起来的,网民和投资者对小米的实力还是比较清楚的,小米做的还算比较透明。
顺丰上市后几天里给资本市场带来狂欢,看顺丰的情况推测小米也会有几天的资本狂欢,毕竟小米被期待上市已经很多年了。
小米股价的未来走势完全取决于小米的成绩,小米的上市估值是550亿-700亿美元。2017年小米的营收突破1000亿人民币,这个市盈率还算合理,甚至是比较低的。
我们可以看看其它已经上市的公司,市盈率有些是几十倍(市盈率是收入和市值的比例)。
当然这个市盈率和不同行业有关,对小米估值的争议在于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这两个行业对估值区别很大,如果把小米定位成互联网公司小米的估值到1000亿美元也不多。
现在看投资机构倾向于把小米定位为硬件公司。这才有了雷军的狠话,雷军说“小米是腾讯和苹果市值的结合”后面雷军又说“我已经放弃定价了,小米总不至于不值550亿美元吧”显然雷军对资本市场把小米定位成硬件公司不满。
雷军也没有过多的争辩,接受了550-700亿美元的定价。估计雷军的内心还是挺自信的,心想“你们不给我高估值,上市后股票自然会涨上去。”
对小米估值最大的质疑在于小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手机主要靠整合世界资源。雷军对此的回应是“小米是一个新物种,很多人看不懂今天的小米”。
股价是很难预判的,小米市值的涨跌取决于投资者看不看好小米的模式,对未来是否充满希望。
你认为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欢迎讨论
如果可以,请点一个赞,谢谢你对我付出的肯定。欢迎关注我
新商业纪事认为,不看好小米未来的股价走势。受香港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影响,小米股价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巨大压力,小米市值很可能将在上市后出现较大幅度缩水。
1、首先我们看大环境,2018年以来恒生指数开始回调,已经出现长达半年的下跌,从最高的3.35万点跌到目前的2.9万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
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在这个时候,小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势必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其实不仅小米,后续上市的美团等大陆互联网公司,也将面临这个压力。昨天美团提交了ipo,对于腾讯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腾讯持有美团20%的股份,是大股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腾讯昨天下跌了2%,从年初开始至今,腾讯已经连续下跌了五个月时间了。
小米、美团背后,有许多美元基金的投资机构,随着美元加息,以及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美元正在大规模回流美国,小米、美团这个时候急匆匆在香港上市,也是方便投资人退出,只不过随着美元投资者的套现立场,这些新经济公司的股价恐怕要遭殃了。
小米市值蒸发2336亿港元,雷军承诺一年不减持,小米股价会止跌吗
小米发行238.37亿股毎股负4.4912港元,总计负资产1103.38亿港元,收益支撑不住现在的股价,按现在收益得7-8年还债,香港股市比较成熟,不跌才怪
融资风投的转嫁给股民买单,前期的亏损和借贷银行的1000亿自己得慢慢还,每年50多亿利息还得自己背负
止跌与减不减持没啥关系,1月9日之前小米的限售股没解禁,股价不照样跌跌了40%吗?
小米上市之初,雷总在庆功宴上宣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可是一年过去了,当初买入的人不仅没赚一倍反而被套40%以上。
2018年年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6%。小米虽然同比增长了21.2%,但是手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很大挑战。十年前中国的网民增长率在50%以上,而现在已经到6%左右了。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存量时期,君不见农村老头老太太现在都人手一部手机。人口红利消失,拿什么来高速增长!
所以,接下来手机行业只能靠创新,小米没有创新,没有亮点,消费者凭什么选择小米而不是大米。而创新靠的就是研发。
那么小米的研发实力到底怎么样?老规矩,不瞎猜,看数据。
根据小米的CDR招股说明书,2015年-2017年期间小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684亿、1146亿,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5.12亿、21.04亿、31.57亿,研发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2.26%、3.07%、2.75%。
这是什么水平?以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为例,华为2015年到2017年期间,研发费用分别为596.07亿、763.91亿、897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09%、14.65%、14.86%。由此可以看到小米的研发投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不及华为的零头。没有研发,拿什么来支撑小米的梦想。
靠小米生态链吗?别闹了,无论是小米电视、还是小米空调,小米最多是贴牌生产而已,小米生态链说白了,如果做成了最多是互联网销售杂货铺,如果做不成,那就是一大堆累赘。
君不见,小米入股TCL之后,股价非但没反弹,反而下跌了百分之十几。小米生态链的未来,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
本文是小米大跌的后有感而发的畅想曲。
我觉得雷军承诺太短,承诺三年,小米股价可能就噔噔噔涨三天,涨20%!在行情冰冷的冬天,让投资者感到不会被套现,市场情绪稳定,不至于这样连续大跌。
但减持的时间窗口,只是导火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小米自身的估值,可能小米上市前,香港市场对于小米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只是通过网络影响力以及报表观察,不够充分。
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小米的发展战略,有了更充分的理解,虽然小米的各项业务增长率极高,但可持续性受高度质疑,质疑的情绪会传染。
经过半年时间的了解,香港市场认为小米股价高,所以,遇到减持的时间,决定卖掉,加速下跌。
小米上市就等于是个黑天鹅了:发行价黑天鹅,发行价高,引发危机。导致小米股价持续创新低。
当初上市真不应该定价17港元,应该低一些,上市就定价4000亿港元,上市前,小米进行了互联网的IPO营销,雷军甚至去香港见李嘉诚,将合影发到网上,他们还去了华尔街宣传IPO,将创始人在华尔街拍的合影,也发到了网上,这些都是为IPO造势。结果是投资者相信了,接受了每股17港元的定价。这些造势必然影响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当时我就讲过,小米利用卖手机的营销方法卖IPO的股票。
长期挽救小米股价的希望,就在小米的零售,小米零售有突破性的进展,排他性的竞争力,那么小米的股价长期才有希望。
手机行业是没什么大希望的。手机格局可以借用2006年《赢在中国》小伙预测慧聪将会败给阿里的那段话。现在华为正在打苹果,等华为打败了苹果,就会回头打小米,手机这块,最终只有华为做的好。
所以小米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零售!!必须赶在手机能够提供现金流的时间内,将零售业做起来。否则,如果手机无法提供现金流,零售业就难做了。
小米半天市值缩水100亿港元,与小米9的缺货有关系吗
小米今天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和财报有关:
昨天小米发布2018年财报:小米集团营收1,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调整后,小米集团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但2018四季度营收增幅明显放缓至26.5%;以及2018全年经营利润同比下浮9成。今天是财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小米股价应声下跌,显示了投资者对小米营运能力的担忧。
这两者关系并不大,要知道小米9缺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就今天股价突然大跌呢?还是和小米19号发布的财报有很大关系。财报上透露的消息让市场不太看好小米未来的发展,这才是小米股价大跌、市值缩水的主要原因。
1.经营利润大幅度下滑
这估计是这份财报中最引人关注的点,2018年经营利润从一百多个亿缩水到了十一亿左右,下降比例达到了惊人的90%!
为什么会少这么多呢?原来在上市之前,小米公司给雷军支付了差不多100亿的股权奖励,要知道这个钱是18年小米净利润的两倍!本来这个事在18年中旬就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财报已公布,又开始旧事重提了。
2.18年第四季度主营业务增长速度和营收双双下滑
如果想评价一个企业在新的一年发展潜力,每个季度的业务数据肯定是重中之重,很不幸在这点上小米这份财报并不好看。
在业务营收方面,小米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旧不及预期,和第三季度的营收也差了十多个百分点。
在智能手机销售和互联网广告收入方面,小米也较第三季度是双双下滑;唯一的亮点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实现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增长。
小米IPO融资240亿港元,现在要花最多120亿回购,这样折腾有意义吗
2019年9月3日,小米集团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赎回授权,回购大约120亿港元的股票,2019年小米半年报显示小米总收入为957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业绩超过预期,但是股价却一度下跌到8.28港元的历史对低价。
为什么小米股价低迷
原因1:小米国内市场不容乐观,小米2019年Q2国内手机出货量仅有1150万台,不及小米Q2全球销量2430万台的一半。曾经,国内是小米手机的主战场;受国内市场大环境和华为国内发力的影响,如今国内市场已经不再是小米销量贡献的主力了。
原因2:国外市场竞争力减弱,小米在印尼市场大跌;在印度市场,小米尽管连续第八个季度位居第一,但与第二名三星的差距越来越小,有被赶超的风险
小米集团为什么要回购股票
原因1:提振股价,小米上市后股价最高曾经达到22.2港元/股,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以9月3日的收盘价8.7港元计算,市值约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
原因2: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小米集团总裁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已经打击了市场信心。
原因3:维护股东、员工和高管的利益,小米上市才1年不到,股东、员工、高管的股票还在限售期内,小米股价如此低价,会让股东、员工、高管的利益受损,特别是员工,随着小米集团股价不断走低,不利于公司的团结和吸引外部人才。从小米的招股书说披露的信息,截止2018年5月1日,尚未行权的员工B类普通股为2.44亿股,虽然已经过去1年,按照每年行权25%计算,员工还有接近1.83亿普通股没有行权。
的确有点折腾的味道,不过,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吧。
通常地,我们都说香港是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但其实港股公司估值同样也有走极端。小米目前的估值水平,完全比照的是普通制造业,和联想差不多是一个档位了吧。互联网的属性完全被忽视了。这大概也是小米雷军很无奈的地方。
而最近总裁还出来套现立场,外人看起来怎么都像是对公司没信心。
上市前等着立场的投资基金,持有原始股的员工,都在等股价的上涨。但小米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再没有开盘当日的新高,市值缩水非常严重。雷军迫切地需要有股价给投资人交差,这大概也是回购计划的由来吧。
回购股票是比较有效的调节股价的工具。百度一季度报表出现利润下滑,随后也公布了大额回购计划,不过回购没能挡住当时百度股价的下跌。今天小米上涨了4%多,短期来看似乎是生效了,但长期来看效果如何还真难说啊。
从公司的角度,回购是对现金流的挑战,小米目前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压力还是有一点的,未来也会有不少投资需求,如此大手笔的回购会不会有负面影响还真难说哦。
小米也不想折腾啊,形势不允许啊!
小米上市并且让股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和小米股价利益攸关的人太多了。一是上市之前小米多轮融资的投资者,他们需要小米上市后套现走人,兑现盈利;二是小米的创始人团队,也需要兑现股票实现财富自由;三是大量小米的员工拿着比较低的工资(相对北京的薪资水平和科技行业的平均工资),就是眼巴巴看着自己手里股票能够卖个好价钱。
但实际情况呢?小米股价几乎是一路下跌的,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港元,上市前的投资者很多都是巨亏出局的;小米的创始人也很郁闷啊,比如总裁林斌即便在低位也要套现3亿港元,要是股价好点就可以多赚上亿;小米的普通员工就更郁闷了,辛苦那么多年等着卖股票弥补失去的青春和头发,结果与预期的回报相比大幅缩水。
对小米来说,在市场上竞争是一个从始至终的挑战,但股价是当前各种矛盾的焦点:股东的利益、高管的利益、核心员工的利益都在这里交汇,股价大幅下跌容易引起股东不满,股东抛售会加剧这种矛盾;总裁林斌这样的高管也不顾整体利益抛售,导致小米整个形象受到拖累;普通员工更是人心浮动,肯定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团队不稳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事情。
所以对小米而言,花再大的代价也需要稳住股价,以确保公司团队的稳定,经营的稳定,股东们的情绪稳定。只有稳住这帮子人,股价恢复了,那以后还可以再融资从市场当中把钱拿回来,来日方长,看长远吧!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