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两辆空降战车在中部-2019演习中坠毁,人车同投安全吗
9月20日俄罗斯“中部-2019”战略演习中,空投的2辆空降战车因为降落伞出现故障,直接摔在地面上,成了一地零件,场面骇人,如果这种状态搞人车同投,那人肯定也碎成肉渣了,显然不安全,所以世界上空降部队基本都是人车分投,落地后,人找车,哪怕麻烦一些,但安全可靠得多。
但人车同投如果采取特别措施后,是可以进行的,苏联时代就进行过好几种试验,比如起初的“半人马”系统,后来的“列阿克塔夫尔”反推系统,“舍利夫”缓冲气囊系统等,俄罗斯也试验了“瓜园”系统,但这些系统都没有投入使用,人车同投这种操作,战斗民族也要考虑考虑。
比如最初由苏联空降军司令马尔格洛夫大将积极推进的“半人马”系统,采用五顶巨大降落伞拉着战车着陆平台,着陆后战车就可以驶离平台投入作战,安全性比较高,但是着陆平台准备时间长,体积比单纯空投战车大不少,空投过程速度慢,会成为敌方射击的目标,所以后来又研究了火箭反推着落系统,但这套系统太贵,接着又用缓冲气囊代替了反推火箭,但降落速度又不能令人满意。
后来俄罗斯又在气囊缓冲系统基础上研发了“瓜园”系统,但还是空中目标太大,降落速度不快,很难令人满意。
可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其费那么多事,搞人车同投,还不如安全性更高的人车分投,伞降场不会距离目标区太近,伞兵落地后登车开往战区,并不会比落地后立即开动,耗费太多的时间,所以人车同投还是算了。L
谢谢题主的邀请!对于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我个人观点即是这样的。
首先俄军两辆空降战车在中部-2019演习中坠毁,原因主要是因为降落伞没有及时打开导致的,那如果降落伞可以完全打开,是不会发生坠毁情况的。
那我们再说说人车同投是否安全的问题,首先,任何的空投都是有风险的,也可以理解为相对安全或者不安全,演习中人车同投,有时候考虑的并不是是否安全的问题,而是面临战争时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人车同投以达到快速作战的目的,要知道战机瞬息万变,时间就是生命,当然也分具体空投的地点的,
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是人车同投的安全性肯定没办法100%保证,但人车同投还是有其必要性的,最后再次感谢题主邀请。
谢谢邀请!
空降兵部队本身就是高危部队,不仅仅是指空降的危险(伞兵上机前需要对伞包进行一次自检,三次军官检查,登临飞机前还需要由带机军官或士官再次检查。所有伞兵的伞都由自己叠!空降兵从军长到炊事兵都要具备伞降能力!可见空降兵的危险性!)也指空降兵作战环境的险恶。所以,危险对空降兵来说是家常便饭了。
武器装备的空投,是空降兵持续战斗力和生存力的基石,尤其是重装备的空投!而最理想的重装空投,就是人车一体安全空投在准确的地点。因为人车一体空投解决了人和装备的快速结合、部队的快速集结问题,为着陆后快速形成战斗力赢得时间,是空降兵战斗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战斗的胜利,再危险也是一定要干的!
目前,具备重装备空投能力的,只有中俄两国。西方空降部队不装备伞兵战车一类的重装备,其它类型的重装备大都由直升机吊运或者陆路行驶。而人车一体空投,则是俄罗斯空降部队的独门绝技了!这项独门绝技是苏联空降部队传奇指挥官马尔格洛夫将军首先提出设想并负责实施的。1973年苏军进行了首次人车一体空投行动,由马尔格洛夫的儿子亚历山大亲自指挥,由安12运输机上伞降坐满战士的BMD1伞兵战车,实验取得成功。彪悍的马尔格洛夫将军一直想亲自上阵完成人车一体空投,但是苏军高层直接给实验部队下命令禁止这个老头子胡来!
人车一体空投难度极高,对飞机,人员,装备,伞具和缓冲装置均有极高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西方国家不是不知道人车一体空投的好处,2016年北约就曾经进行过类似实验,但是伞具不合格导致投放的步战车被摔成了零件!此次俄军事故,同样是伞具没有正常打开导致的。可见,即使如俄军这样玩了近五十年重装人车一体空投的老手,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我军目前不具备实施常规化人车一体空投的能力。我军在2009年实验了人员和战车同机运输并伞降。这样也大大缩减了着陆后部队集结的时间,提高了空降部队的机动力和战斗力!
空降部队,是各国军队的精锐,所以我们有人说,十五军的兵牛!连平时食堂吃饭都是没有凳子虚坐着练功夫。我想,这样的部队,恐怕不是一点危险就可以吓倒的!
三景舰在日俄战争中做什么了
谢谢邀请!
有关近代海军史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日本三景之一:松岛)
(日本三景之一:严岛神社鸟居)
(日本三景之一:天桥立)
所谓的三景舰,是指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为了对付中国北洋海军的“定远”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操刀设计,以法国海防炮舰“黄泉”为参考的3艘穹甲巡洋舰,因为分别命名“松岛”“严岛”“桥立”,取的是日本三个著名景观的名称(松岛、严岛神社、天桥立。其中严岛神社可能现代中国人最熟悉),所以被统称为三景观舰,简称三景舰。
(新建成状态的“松岛”舰)
这三艘军舰每艘的正常排水量超过4000吨,主炮是1门320毫米口径的巨炮,另外以炮房式布置了多达12门120毫米口径速射炮(“严岛”“桥立”各为11门),火力极为凶猛,其短板则是动力配置有点小马拉大车(蒸汽机所需的蒸汽压力极高,锅炉难以匹配),从诞生之后就问题不断。
(“桥立”舰侧视图)
日俄战争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九年,即1904年至1905年日本与沙皇俄国就争夺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以及黄海、日本海等海域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陆上与海上之战的对决。
当然,除了原本参与中日甲午海战的“三景舰”之外,就连被俘获编入日本海军的原北洋水师“镇远”、“济远”、“平远”等都参与了日俄战争,但是随着海军军舰以及舰载火炮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曾经在甲午海战战场上正面对决的舰艇,在日俄战争中只能用作辅助主力战舰之外的警戒等任务。
- 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为“定远”、“镇远”量身打造的日本“三景舰”
“三景舰”,顾名思义这三艘军舰命名的方式是以日本三个著名景点的名字所命名的,分别是以日本三景的宫城县宫城郡松岛町的松岛、京都府宫津市的天桥立、广岛县廿日市市的严岛(又称宫岛)来命名。在当年的中国北洋水师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之后,日本政府就决定加快扩充海军建设的速度。1886年6月,日本政府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日圆,用以建造三艘军舰,也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北洋水师两艘“定远”级的“三景舰”,分别是“严岛”、“松岛”、“桥立”,该级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所设计,其中“松岛”和'“严岛”在法国建造,“桥立”在日本国内的横须贺造船厂建造。在武器配备方面上除了配置了120mm口径的速射炮之外,为了对付“定、镇”二舰的装甲防护,还特地配置了从国外进口的法国加奈特式42倍口径320mm式后膛火炮,其中“松岛”舰的主炮被安置在了舰尾,其余两艘舰的主炮则是安置在了舰首。但在黄海海战的战场上“三景”舰所配备的320mm口径巨炮的实战效果却不如120mm口径的速射炮,除此之外,“三景舰”的航速也要高于“定、镇”二舰的航速2节。
- “三景舰”在日俄战争中做了什么?
20世纪左右的日本海军,军舰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政府就曾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两艘“富士级”战列舰——“富士”号和“八岛”好,而这两艘军舰与后来日本海军的敷岛、初濑、朝日、三笠这四艘军舰成为了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的主要战斗舰群。相对于“三景舰”来说,昔日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风光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只能是被降级,充当其他类型的战舰使用。
在甲午海战中充当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松岛”号在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随后与日本海军的新式战列舰参与了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战后的“松岛”后被作为练习舰船用作日本海军学员进行远洋航行训练。在1908年4月30日,“松岛”号在完成远航训练任务之后在台湾澎湖列岛停泊之时,弹药库突然发生爆炸,最终“松岛”号于当年7月31日被日本海军除籍。
“严岛”号于1898年3月21日列为二等巡洋舰,在日俄战争期间,仅仅是起到了一个逢场作戏的任务,负责担任护航和支援工作。日俄战争之后的“严岛”号在1919年4月1日作为杂役船,更名为“严岛丸”,最终于1925年报废解体。
“桥立”号于1898年3月21日列为二等巡洋舰,与同级别的“严岛”号一样,在日俄战争期间,仅仅是负责担任护航和支援工作。日俄战争之后被列为二等海防舰,最终于1925年报废后解体。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
1885年中国向德国订购的两艘7335吨级的定远级铁甲舰正式加入北洋水师的战列,而日本看到之后深受刺激,欲于中国角逐的日本为在海上找回些许优势,便向法国订购一级装备大口径舰炮的舰船希望能与中国定远级相抗衡。最终在1886年得到日本天皇的拨款批准建造新一批战舰,其中就包括所说的“三景舰”,而其中海军经费占年度军费的96%,而“三景舰”的建造军费就占了日本海军经费的44%。所说的三景舰是指三艘以三个景别名字命名的军舰。
号主炮是放在舰尾的,其他两艘是放在舰首
由于经费有限,日本的“三景舰”由6000吨级的一等海防舰改为4000吨级的二等海防舰,计划建造三艘。中国定远级不是装备305毫米口径的火炮吗,那好,我的火炮就要比你的大。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日本向法国订购的三艘军舰都装备了320毫米的火炮,并且还想使用42倍径的。不过4000吨级这个小身板根本扛不住这么重的炮,所以后面的设计是一艘舰扛一门35倍径的320毫米炮,除此以外还装备10门120毫米速射炮。所以这么小的船扛这么重的武备和后来日本的设计思路一样压榨舰船的吨位,是典型的小船扛大炮。
但是在甲午海战中,这三艘舰上的320毫米也没打出去几发,而且没有一发命中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口径速射炮。可以从大口径舰炮的命中率就可以看出北洋水师的炮兵训练有素,在炮弹装填的时间以及命中率都远远高于日本。但是也正是这三艘舰上的320毫米炮给了日本抗衡中国的自信,虽然在海战中其大口径舰炮没有用处,但是就相当于一个定心丸让日本人觉得自己有能与之抗衡的能力。不过4000吨级的身板还扛这么重的炮,其防护基本上都是裸奔,在海战中,中国定远舰一枚榴弹就可以轻易击穿“三景舰”首舰松岛号,并且直接一发炮弹让松岛丧失战斗力。
不过到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三景舰已经非常落后了,因为在甲午海战同年,英国开始建造前无畏舰,这是海军史上革命性的改变,在1898年被列为二等巡洋舰,在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中被编入第五战队,也就是二线部队,此时的海战已经成为前无畏舰的主场,所以这些老舰也没帮上什么忙,在战后被降级为训练舰,其中松岛号在1908年在澎湖列岛的马公岛自爆沉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所谓三景舰,是甲午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松岛号、严岛号、桥立号。
在甲午战争中,三景舰都是相当先进的军舰。
以松岛号为例,排水量高达4000多吨,仅仅比北洋水师的2艘铁甲舰小,大于其余所有的中国军舰。
北洋水师除了铁甲舰以外最强大的2艘军舰,经远和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排水量只有2000多吨
它的火力非常厉害,除了1门320毫米后膛主炮炮以外,还有高达12门120毫米速射炮,12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为13门。
而经远和来远只有4门。
三景舰的速度很快,松岛号的速度为16节,高于所有北洋水师军舰。
然而,三景舰既然强调了火力、速度,防御能力自然就要弱一些,毕竟只是4000多吨的军舰。
三景舰的装甲甲板厚40毫米,主炮炮座300毫米,司令塔厚100毫米,还不如经远和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
甲午战争中,三景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3艘军舰完全发挥自己的特长,以高速切断北洋水师的阵型,然后集中惊人的火力轰击北洋水师较弱的军舰,再对付2艘铁甲舰。
当时三景舰一共有120毫米速射炮34门之多,几乎相当于整个北洋水师的中口径火炮数量。
同时三景舰的120毫米火炮全部是速射炮,射速比北洋水师同类火炮高3倍。
可以这么说,单单三景舰的火力就几乎可以压制整个北洋水师。
所谓三景舰,就是甲午前日本建造的松岛、严岛、桥立3艘防护巡洋舰,因为舰名取自日本三景,所以又被称为三景舰。
为定远、镇远而生的三景舰
三景舰是由法国白劳易设计,目的是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因此特意装备了320毫米的主炮。当然,事后证明这个设计很渣,320毫米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射速慢,而且因为缺乏实弹训练,所以在黄海海战里平均1小时才能发射1发炮弹,战果自然也是零蛋。
不过三景舰上装备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松岛有12门,严岛和桥立都是11门,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在甲午海战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是发挥了一点作用。
到日俄战争时,三景舰已经属于老弱病残了,被编入老旧战舰组成第3舰队第5战队,承担警戒、支援任务,参加了围堵太平洋舰队、对马海战等战役。
围堵太平洋舰队之战
1904年8月10日,在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突围,东乡平八郞率联合舰队堵截,三景舰也参加了战斗。不过此战的主力是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三景舰由于老旧不堪,因此主要是负责在外围对付对方的小型军舰。
战斗中严岛号多次中弹,侧舷的120毫米速射炮被打坏,不得不退出战斗,而松岛和桥立运气不错,除了挨了几发近失弹之外没什么大的损伤,所以坚持到了海战结束,不过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对马海战
1905年5月27日对马海战时,三景舰再次披挂上阵,不过和上次一样,它们依然只能充当配角的角色,主要对付一下俄军的巡洋舰和各种辅助船,而且命中寥寥。
根据日本的资料,在海战里严岛和桥立的120毫米速射炮曾经命中了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和一艘维修船。至于三景舰的320毫米主炮,还是一无所获。
5月28日,三景舰和日本舰队主力在独岛追上了溃逃的俄国舰队,再次发起进攻,不过这次作战三景舰基本没有斩获,打了一次酱油。
以上就是三景舰在日俄战争时的表现,可以说聊胜于无吧。
三景舰到日俄战争时已经过于老旧,被编入日本主要由老旧舰只组成的第三舰队,编为第五战队。
这几只军舰参加了封锁旅顺口战役,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在战斗中鲜有战绩。
唯一取得战果的是“松岛"舰,该舰在对马海战中击中了俄国的苏沃洛夫号军舰,在鱼雷艇的帮助下击沉了它。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战果了。
1999年俄罗斯派出了空降兵部队抢占了南联盟位于普里什蒂尼的机场行动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最近的电影《巴尔干边境》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电影反应了当年俄罗斯空降兵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的事件。
1999年3月23日,在最后通牒的有效期过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北约秘书长宣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的努力失败,北约决定对南联盟展开大规模的空袭。6月10日,经受了长达78天的持续空中打击之后,南联盟最终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南联盟将从科索沃撤军,由联合国授权组成的多国部队将进入科索沃维和。随着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离,俄罗斯和北约开始就谁的部队进驻科索沃展开争论。鉴于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在该地区的重要位置,俄罗斯高层决定先下手为强,其计划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在北约之前抢占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普里什蒂纳机场,打破北约独占科索沃的企图。
6月11日中午,驻扎在波黑图兹拉的俄罗斯驻波黑维和部队指挥官接到了俄罗斯高层的命令:挑选200名精锐空降兵组成先遣队,在北约部队到达前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并布置防线。得到命令之后,俄军的10辆装甲车和30辆卡车带着200名空降兵朝普里什蒂纳机场奔驰而去。由于时间紧急,装甲车上的波黑维和部队的标签甚至都没来得及撕掉,俄军士兵只是将科索沃维和部队的标签贴在了车辆的前面。
由于此时停战协议还没有正式生效,科索沃仍然属于战区,俄军选择借道前往科索沃。俄军计划由图兹拉进入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然后南下经尼什最后进入科索沃,这样可以迷惑北约。当俄军车队到达波黑边界时,他们遇到了驻扎在那里的一支美军部队。俄军选择无视面前的美军,他们强行闯过哨卡,继续前进。由于俄罗斯军队属于维和部队,而且车队前行的方向是南联盟的塞尔维亚,所以他们的行动并未引起美军的重视,美军只是将情况上报。
6月12日凌晨,经过500公里急行军的俄军部队已经进入普里什蒂纳。在城市街道两侧,人们挥舞着鲜花和旗帜欢迎俄军的到来。当俄军到来后,南联盟士兵立即将机场的控制权交给了对方,他们还帮助俄军在机场周围建立了防线。经过大胆的计划和行动,俄罗斯空降兵成功的抢在了北约部队之前占领普里什蒂纳机场,完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奇袭。
历史上将这场战争定性为科索沃战争,对于这场战争俄罗斯自己内部也出现了一个大分歧。在战争爆发前期,由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轻信了欧美承诺的北约不东扩,使得俄罗斯没有做足战备预案,在战争爆发时竟然没有一支部队处于战备状态的。俄罗斯国防在当时就处于半瘫痪,集结一个作战师竟然需要一年时间,这科索沃战争前后也就持续三个月不到时间,俄罗斯的陆战师没一支能够开出国门去支援南联盟的,这也是当年叶利钦便引咎辞职的主要因素。
当时俄罗斯内部就出现了一种声音,那就是大仗打不了那就打一场小仗,用漂亮的小仗亮剑北约,尽力阻止北约向东扩张。这个战略的提出者就是普京。普京认为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完全无视俄罗斯是认为俄罗斯没有任何反击能力,假如俄罗斯能够反击,那么北约摄于苏联帝国的余威肯定不敢轻进,这样就能够给俄罗斯赢得缓兵的机会。
鉴于俄罗斯陆军没有战力出击。普京便将俄罗斯的安全部队调入军队,这是当时战备能力最强的俄军武装了,普京直接指挥200名特战队向普里什蒂纳(当时南联盟的科索沃省首府)的斯利季奇机场出击,抢在北约部队之前占领机场,切断北约军队与南斯拉夫武装的接触点,阻止北约军队向南斯拉夫军队发动进攻,最终与俄军对峙的英军拒绝执行上峰的与俄军血战的命令,双方协定撤离,科索沃战争结束。
这次俄罗斯派出空降兵部队抢占普里什蒂尼机场的行动被外界认为差点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为什么俄罗斯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也要派空降兵部队抢占这个机场呢?
时间回到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正式宣布停战,联合国安理会几乎全票通过了科索沃“和平决议”案,当时的参战方南联盟代表在会上承认战败。这次的“和平决议”案还有另一个重头戏,那就是允许“北约”组织的国家军队有进入科索沃进行“维和”的权利。
但“北约”却做了一个不太明智的举动,这份“和平决议”竟然把在南联盟地区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俄罗斯排除在外。俄罗斯人不但不是软柿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俄罗斯总统的命令下,迅速的做出了应对之策,为了在维和中有更高的发言权,俄罗斯做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不安的举动,下面笔者就带大家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普里什蒂尼机场在科索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控制住这个机场就可以控制住飞往北约等国的重要航线。北约在赢得科索沃战争后,就是觉得俄罗斯碍手碍脚才把他排除在维和的名单里。
俄罗斯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有很高的风险面临着挑起战争的责任,因为北约刚刚赢得了战争,整个北约士兵士气高昂,战斗意志强,如若在抢占机场时一旦与北约发生冲突,甚至交火,后果将不可想象,严重的将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6月11日,在经过俄罗斯高层一天的紧急会议之后,还是决定派出俄罗斯最精锐的空降兵部队200人的加强连前往科索沃抢占普里什蒂尼机场。
当时俄罗斯高层在紧急会议进行时,有人提出了用运输机把俄空降兵部队快速投放到普里什蒂尼机场的设想,但是很快就被大家否决了,因为当时俄罗斯离科索沃几百公里的距离,有大批的北约防空部队驻防,稍有不慎俄空降兵乘坐的飞机将会被北约的防空武器打下来。
后经过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选择乘坐装甲步兵战车前往是最可靠的。200余名空降兵分别乘坐15辆BTR-80轮式步兵战车和20辆越野卡车,从俄罗斯边境越过波黑等地,前往科索沃。
当扎瓦尔金率领的俄罗斯精锐空降兵来到波黑边界时,他们很远就看到了驻守在边界的美国士兵。扎瓦尔金命令车队全速前进,准备快速的冲过这个关卡,不与美士兵做过多的纠缠。
美国大兵看清楚是俄罗斯的部队后,也没有把他们拦下来的打算。双方各有心思,就这样俄罗斯空降兵快速的通过了波黑边界。也正是这一次的美俄双方士兵会面,让北约方面猜测到了俄罗斯的剑锋所指之处。
俄罗斯的空降兵部队出现在波黑边界后,北约也猜测到了俄罗斯的意图,于是北约方面的英国马上就近组织了将近7000人的机动部队赶往普里什蒂尼机场,这支部队拥有坦克以及步兵战车等重武器装备。
双方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普里什蒂尼机场,但由于俄罗斯是200人的精锐小分队,而英军则是7000人的大部队,在行军的速度上俄罗斯是要占据优势的,俄罗斯空降兵在通过7.5个小时,强行军500公里,提前一小时抢占了具有重要战略的科索沃普里什蒂尼国际机场。
当英军7000人的大部队赶到普里什蒂尼国际机场时,俄罗斯空降兵们已经在机场拉好了警戒线,把守住了进出机场的各个要道。虽然俄军只有区区200人,但面对英军7000人的装甲部队一点也不胆怯,有的俄空降兵还大胆的爬到北约军队的装甲车上蹲着。
执行这次突袭任务的俄军分队,是来自俄罗斯精锐部队第76空降师,这支部队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基本上都是参加过两次车臣战争的老兵。
当时的北约盟军最高指挥官克拉克将军(美国人)曾经下令,让联军务必在俄罗斯之前赶到机场,抢先控制住这个重要的国际机场,但奈何英军还是比俄军晚到。
1999年6月10日深夜,联合国安理会对科索沃问题的磋商正在紧张进行。南联盟此时已经开始逐渐退出科索沃地区,由北约军队占领该地区开始执行维和任务。此举极大伤害了俄罗斯战略利益,面对北约的歧视与步步紧逼,俄罗斯高层和军方毅然决然派出200名的精锐的俄罗斯空降兵,闪电出击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而此时,人们的目光早已投向了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没有任何人会想到一支奇兵劲旅已经开始了秘密行动。在波黑的图兹拉。在此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俄军空降旅司令部里一片紧张气,旅长雷布金神色激动地传达着俄军总参谋部的紧急命令:1个加强连立即由扎瓦尔津中将率领向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机场开进,并占领机场。
夜光表的指针指向了23时30分。大约200名俄罗斯空降兵乘15辆BTR-80装甲车30辆卡车及5辆乌阿斯牌汽车,带着5天的给养从波黑向南斯拉夫进发了。1小时后,带着KFOR(KOSOVO FORCE的缩写,直译为科索沃部队)标志的车队越过边界,伴着塞族警察的引导下进入南联盟腹地。
到了凌晨4时30分,加强连穿过贝尔格莱德转而南下,继续向普里什蒂纳开进。破晓时分,普里什蒂纳机场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直到8时,还在吃早餐的北约各国首脑和军队将领才听到这消息,无不瞠目结舌。
而当英国军队开到普里什蒂纳的时候,俄军空降兵已经占领了机场。而英军要求俄军撤出时,俄军空降兵军官这样回答:“要我退出阵地可以,但是你问下我的士兵,他们同不同意。他们可是来自战胜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伟大的俄罗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