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汽车怎么样?推荐购买吗
菲亚特已经二度推出中国市场了
1.产品少,质量堪忧
2.二手车不保值,市场保有量太低了
3.当年菲亚特还是出过一些不错的产品,比如致悦,但是后来口碑扑街,就没有下文了
4.我们这边的店已经基本都撤退了,只保留维修售后,还是并入其他4s店
总的来说,不推荐购买。
嗯…说起菲亚特汽车,与我国有些渊源…1.最早引进是波兰产的菲亚特126,三缸,发动机在后边…当年在陈佩斯、朱时茂的电影里用的道具就是他们自己的这款车…2.后来,南京汽车厂与菲亚特公司合作,出产了红极一时的两厢车1.5L发动机“派力奥”…那时有个说法儿叫“大奔、小派”…3.随后又推出“派力奥周末风(旅行轿,又叫大屁股)”和三厢车型“西耶那(别看外观小,里边大)”…。4.本人第一辆车就是“西耶那”,1.5L发动机很棒,记得磨合期过后,拉高速跑了个190㎞/h…05年购入,16年淘汰,跑了15万多公里…5.后来,南京汽车厂与菲亚特解约,投奔上汽…几年后,菲亚特公司与广汽合资成立“广汽菲亚特”公司,推出菲亚特“菲翔系列”…。菲翔各款车型基本可分为:①1.4T涡轮增压(120马力)发动机+手动;②1.4T涡轮增压(120马力)发动机+6速双离合;③1.4T涡轮增压(150马力)发动机+7速双离合等款式…。每款车型又按配置不同价格也不同…。6.本人在“西耶那”之后,出于对菲亚特品牌的信赖,12年“菲翔”刚推出就入手一辆“劲享”…1.4T(120马力)+6速双离合…动力强劲可靠,高速上80㎞/h时,与其他3.0排量以下任何车型,平行加速到165㎞/h时,不落下风!爬张北天路大坡时,根本不用切换手动,立马上去…还有陡坡缓降功能…本人非常满意。7.同样原因,菲翔给孩子开之后,看到“广汽菲克”的JEEP指南者出新款,17年底又入手一辆指南者“家享”1.4T(165马力)+9AT+4X4…。总之,对享誉欧洲的,菲亚特公司自行研发的小排量发动机非常信赖…也对克莱斯勒公司的越野车型底蕴很信赖…他们相加会更好…我只能谈本人的用车体会…!
菲亚特汽车不仅是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蓝西亚四个意大利汽车品牌的实际拥有者,也是克莱斯勒、道奇、JEEP等品牌的实际拥有者。至于菲亚特汽车本身怎么样,就要看从哪个方面去看了!
在南京菲亚特国产派力奥、西耶那(三厢)和派力奥周末风(旅行车)之前,菲亚特汽车就以纯进口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如果算上菲亚特授权给波兰生产的125P和126P,菲亚特汽车可以说是建国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非东欧汽车品牌之一。
感谢邀请,我有个长春朋友就是买的12款的菲翔,具体配置忘了,1.4T的,开过几次,感觉提速都还可以,车身钣金也不错,其他就不太清楚了。我朋友买的时候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进口的,现在应该国产了,不过内部空间有点局促!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昨天前FCA首席执行官,66岁的马尔乔内因手术后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幸辞世。 新任FCA CEO由FCA资深主管麦明恺(Mike Manley)担任。
接手菲亚特打造FCA集团
马尔乔内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天24小时不停的工作,他经常睡在办公室,同时用四部手机安排工作,经常突然发一条邮件给员工,如果你5分钟内不回复,那你就失去跟他汇报的机会了,后果当然也会很严重。
老爷子2004年来到菲亚特,当时这家企业平均一天亏损240万美元。空降的高管就这一点好处,做改革不牵扯任何既得利益,改革失败了走人。
改革成功了今后就都是自己的人。大刀阔斧的各种裁员,高调的各种高薪挖人(比如把已经退休的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事务所Pininfarina的掌门人拉曼乔迪忽悠过来做设计总监,拉曼乔迪就是当年的法拉利主设计师)。
第二年菲亚特就盈利了,当然这一年的盈利,有一部分原因是拿到了通用和菲亚特的分手费,2005年马尔乔内死磕通用CEO瓦格纳,最终要到了19.9亿美金分手费,这是救命的钱。
第三年成立菲亚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第四年盈利21亿欧元。到了第五年也就是2008年金融风暴,菲亚特还赚了17亿欧元。
到了2014主导与美国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合并。到了2016年,又剥离了豪车品牌法拉利。所以,现在法拉利是独立的品牌,已经不属于FCA集团了。也因此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对于FCA尤为重要。
马尔乔内老爷子又怎么被阿涅利家族发现继而把FCA交给他的呢?
原阿里安全官云舒宣布离婚,为了全力投身创业,这么做值得吗
感谢邀请!
昨天笔者刚发了一片关于云舒创业离婚的文章,全文如下。
2019年2月22日,前阿里P9员工云舒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文宣布离婚,投入到全职创业中。云舒明确表示除了留下50万现金,30万别人欠款,一辆保时捷跑车。除此以外的房产,股票,现金,车辆以及孩子全部归老婆所有。
什么情况?难道现在创个业就要离婚了吗?好像没什么先例,而且目前功成名就的大佬们都没这么做过啊。网友表示不解并纷纷提出质疑。
并且云舒表示以后也不会再婚,人类正常的需求也要被压抑了。毕竟生活中无论男性女性,还是需要有个家的支持。
放手一搏说
有网友提出疑问,到底事业重要还是家重要?为了创业,连家都不要了,值得吗?有网友表示,创业很辛苦,没时间顾家,导致家人不理解。2019年又是互联网企业裁员的资本寒冬,面对资本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可能云舒选择了放手一搏。这一论调倒也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偏执才能成功。人家美团的王兴管理着那么大的企业,就很偏执啊。
毕竟纵观历史,成大事者往往不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功成名就再婚说
虽然云舒表态不会再婚,但并不表明不会复婚啊。有网友认为很有可能过个两三年,云舒功成名就了,就会和妻子复婚。这怎么有点古时侯上京考试,就等中了回来结婚的说法。
资产转移说
也有网友认为是资产转移,要不干嘛声明哪些资产给妻子,哪些资产给自己呢?
正常情况下,丈夫奔事业应该支持,但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一个人完全应对家庭,丈夫的缺位,可能也有她的难处,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选择。🌳🌳🌳🌲🌲🌲🌲🐿🐿🐿🐿🐿🐿🐿🐿🐿🐿
显微君向来不齿在媒体公众面前高调秀隐私的行为。尤其是婚姻这种事情,它真的不是你一个人的版权,你无权独自料理。
你非得把一幕群戏唱成自己的独角戏,除了自私,还是自私。
昨有某草根出身的明星当众晒绿帽,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今有阿里安全官为了创业而离婚。真真假假,一幕热闹过一幕。
你写意江湖、痛快恩仇的时候,是否想过你的父母、你的孩子?
显微君不解的是,此种人往往被奉为敢说、敢做、敢当之“三敢”楷模。但在本尊眼里,你这种行为还不如哗众取宠。
哗众取宠只为个乐呵,你可是暗藏着野心呢!
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们为着一部新戏,看着一众粉丝往往会难奈刷热度的冲动,没事就爆个“瓜”,尤其是那些不需要顾及太多端庄形象的娱乐明星;阿里的安全官面对阿里巴巴这个流量大IP,也忍不住开吃了“洋荤”。而且顺带把创业这个瓜也抖了出来,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拼死都要折腾出个热度,拼死都要消费你最后一把。这就是真实的逻辑所在。
粉丝们仰视着你却蔑视着他们的智商;我跟你吐露真情,你却告诉我你只是玩玩而已。
显微君最后想说,你可以告诉我你的新作品、新事业,但是你能不能别把你的婚姻跟新作品、新创业硬绑在一起,还道貌岸然地秀情怀,把心疼你的粉丝们当成你用来数钱的大傻叉!
如何看待特斯拉市值1400亿美元超过大众和宝马市值之和
这个很合乎华尔街投资的常理!资本投的是将来而不是眼下。
特斯拉代表着先进和新生事物,而大众和宝马是落后和传统的代表。
自2019年起,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饱和,今后汽车市场将以替代淘汰车为主,换句话说就是汽车保有量已到天花板。可以预见,2020年大众和宝马的产销量都会使负增长,而特斯拉会大幅度增长。
不仅如此,随着公共交通的改善,全自动驾驶的网约车进入市场,人们的出行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人拥有的私家车不仅数量要下降,类型也会有变。传统汽车的需求将会大幅度的减少。而传统汽车公司引为自豪的传统车技术将成为他们的包袱,甩不掉包袱的车企必定被淘汰。
大众和宝马已经驶入下坡路!
特斯拉连续两天暴涨,从成交情况可以看到,美国的投资机构炒概念也不手软,快速将特斯拉股价炒高。数据可以证明。
这是2月4日特斯拉股票成交情况,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过万亿元人民币,总股本是1.8亿股,成交数量达到6093.9万股,换手率高达33.81%,也就是特斯拉一天内有三分之一的股东换人了!单日成交金额551.8亿美元,折算人民币3823亿元,A股市场同一天整个沪市成交金额也就3700多亿元,整个上交所成交金额不如特斯拉一个股票,特斯拉的总市值还没有茅台高。说明美国机构和A股散户爆炒概念完全一致。
这是特斯拉2月3日的成交情况,当日成交金额348.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415亿元,成交数量达到4723.3万股,26.21%的换手率,这又是四分之一的股东换人。
特斯拉两天暴涨,两天天量成交,合理成交数量达到1.08亿股,而总股本只有1.8亿股。两天成交金额合计超过6000亿元!!!!
未来,特斯拉的确有潜力超过宝马与大众,只是目前的总市值,提前透支未来的业绩,特斯拉市值暴涨,可以总结为美国的投资机构炒梦想。
特斯拉现在市值排位车企第二,仅次于丰田,发展势头很迅猛,带动的上游供应商比如宁德时代股价这几天都逆势上涨,老张从特斯拉相比传统车企的优势和劣势来分析特斯拉。
优势①:智能互联和智能驾驶,特斯拉与其说是汽车公司,很大程度上是软件公司。它的软件迭代速度相比其他汽车主机厂要快很多,并且可以空中升级,这能快速响应市场客户需求乃至个性化定制,这会产生很强的用户粘性。如果其自动驾驶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Lv4级别,对汽车行业绝对是一场技术革命。
优势②: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也是标杆,环保,国家提倡,在政策层面上特斯拉相对燃油车也有一定优势。当然其他品牌电动车也都有这样的优势。
优势③:相比燃油车百公里加速惊人,没了体积较大的发动机,颠覆常见燃油车的结构设计,储存空间变大,外形年轻化,非常受年轻人追捧,口碑不错。
不过特斯拉也有很多发展上要克服的问题
弊端①:汽车行业非常看中安全性,快速迭代软件特别是增加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模块后,怎么及时有效验证车载软件的安全性,保证车辆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是一大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召回事件,对新势力造车将会是致命打击。一句话来讲怎么保证汽车软件既快又好还安全是特斯拉发展的难点。
弊端②:尽管市值大增,代表市场对特斯拉的看好,但其资金链上并不充裕,为了快速周转资金,采取大幅度降低旧车型价格,经常性裁员,在中国上海设置工厂等等手段降低成本,但如何保证资金链周转正常仍然是特斯拉要面对的问题。
弊端③:相比燃油车,电动车并不是都是优势,充电难续航里程担忧、电池包易燃、废弃电池回收等技术难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结就是特斯拉会引领一场汽车行业革命,但马斯克是第一个吃螃蟹还是第一个吃蜘蛛的人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由于中国工厂的建立,改变了特斯拉的基本面,所以造成股价大涨,市值很快超越宝马和大众。同时特斯拉的电动车确实让大家感受到到了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人们的预期被调动起来了,这也是特斯拉市值大涨的源动力。
寻找高位接盘侠。
3
自燃自爆,宇宙之光马斯克,上帝在马斯克面前是垃圾,马斯克创造出来了宇宙。
类似庞氏骗局,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金融洗钱圈钱套路自燃自爆特斯拉。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你认为以金立为代表的商务中高端机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中高端商务机还有存活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可能被别的品牌抢走,而不是金立。
目前,距离金立危机被曝光已经几个月了。最初,刘立荣给出了三个解决办法:第一,引入合作伙伴,确保生产与销售;第二,引入战略投资者,补充资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资产偿债,获取债权人支持。
4月初金立宣布将对工厂裁员50%。之后,俞磊又发布微博称,“给金立时间,供应商的钱和媒体的钱都会还的”,以此回应质疑。
虽然这段时间经常有消息称某某公司将投资金立,但始终没有确切的信息出现。根据媒体报道,目前金立似乎并没有融资可能,倒是在变卖资产。
如果卖厂房和裁员可以回血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可卖厂房的钱够不够填补这么大的窟窿,还是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金立虽然会保留品牌,但可能以后只做ODM。这也许是一种活下去的办法,可是就没有金立手机这个品牌什么事了,而且ODM大多是中低端机型,利润自然不如中高端机。
当然,金立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底子还要更厚一些。除了工厂,它还有微众银行3%的股份,估值接近70亿的金立大厦(即将竣工,位于深圳前海),南粤银行9.49%的股份。
如果金立能够挺过这一次,在商务中高端机方面必然还能有所作为。如果不能挺过的话,估计也会是一个合格的ODM厂。
觉得我说得好就点个赞呗,觉得我说得不好就留言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我了,要不然怎么看到我的精彩发言呢~
空间已经被锁死。
前不久爆出的金立亏损的消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首先,金立支付巨额的宣传费用请明显大牌(如冯小刚)来代言,却没有在性能上去长足地下功夫,没有取得与之匹配的市场份额,这样的企业如何盈利?
其次,竞争对手给的压力太大。高端机而言,国内的华为P系列,国外的苹果,哪个不是比金立更实用更具有逼格?
你好,这位朋友,金立虽然不是国产手机的王者,但是金立自2002年成立,至今历经16年历史,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智能手机,特别是在安全手机方面,金立做得还是不错的,所以希望金立能撑住,国内消费者需要金立,金粉更需要金立。
去年金立还保持1494万台手机的国内销量,在国内排名第7,也算不错的业绩,以为金立和魅族可以在2018年再次崛起,没有想到在2017年的寒冬让金立陷入了困境,而魅族也是没有崛起的迹象,这两个国产品牌同样拥有不少的消费者,所以希望都能挺住。
虽然日前都有说金立处于困境中,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金立要倒闭,而且之前已经有消息说金立已经得到100亿的融资,只要能调整布局,重新规划,找准突破口,在某个领域能比其它手机厂商有所突破,应该可以再次崛起,躲过危机,重新回到金粉身边,继续成为国产手机的前十品牌。
只要金立没有倒下,没有宣布破产,都是有希望的,酷派不是一样继续存在,并且开始研究具备AI功能的酷派新手机吗?我相信金立一样可以突破困境,再次雄起,让我们一起期待。
但是金立要真正崛起,必须要找到突破口,金粉觉得金立可以从那些方面谋求突破?
一款产品的发展空间如何,一看市场需求二看领导人执行力三看幕后资本势力。
第一,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以金立为代表的商务中高端机很明显在近来的智能机厮杀格局中败下阵来,据媒体报道,金立目前面临资金链断裂、深陷债务危机、负债或达百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金立手机库存量挤压严重,货卖不出去,又没钱进来,金立目前的境况相当困难。
第二,成立已接近15年的金立,业务具体开始滑坡的年份应该是从2014年开始。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触顶,手机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新的“洗牌”,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头部玩家在手机出货量方面的垄断势头越来越明显,而金立、酷派、魅族等二线厂商则开始面临生存危机。类似金立之类的手机厂商,其生存空间在头部玩家的挤压下也越来越窄。
第三,金立能否安然度过此次危机,看接盘手资本势力如何。以它为代表的商务中高端机,只能说尽量去结合市场寻找自身产品创新点,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金立继续下去基本上只有思路一条了,曾经电视广告风靡的金立,很显然没有把握好智能机产品至上的原则。OPPO和VIVO虽然也是广告漫天,但是相比于金立5毛钱的广告,还是要高级很多,OPPO和VIVO基本上都是花钱冠名的黄金档,金牌综艺,而金立则是在不痛不痒的时间,往往长达半个小时的广告,本身就显得很low的方式。
在智能机时代,金立根本没有把握好产品定位,智能机时代,比巨头的产品已然没有了产品优势,更没有口碑优势,这一点很显然金立已经不可能实现超越。要知道首先相对于苹果、三星,已经失去了品牌竞争的优势,而国产品牌华为、小米已经早早奠定了江湖地位,不管是用户口碑还是销量,基本上都已经没办法比较了。所以和巨头掰腕子的机会已经失去了,实力更是不具备。
那么留给金立唯一的路是什么?差异化!!!这一点也是OPPO和VIVO选择的路,毫无疑问,大家曾经瞧不起的蓝绿厂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是深耕线下,把实体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其次是差异化,在性能过剩时代,大家都在堆配置堆硬件,而蓝绿厂选择了差异化,一个主打影音、一个主打拍照,然后逐渐打开了市场,在这个性能过剩时代,蓝绿厂往往采用耕地的配置,获得了更好的价格。
金立这两条路都没有选择,并且很难获得成功,说到底,还是战略选择的问题。当然瑞年再来看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想想诺基亚移动的衰落,索尼移动的衰落,以及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败北,HTC的衰落,其实毫无悬念都是不懂消费者、不懂市场,战略定位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化,最终只能是失败了。
现在的金立和曾经的汉王一样,一手好牌被生生打烂,都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定位不准,导致引火烧身。汉王的电纸书虽然市场上还有,但已被边缘化。而金立呢,即使挺过来,再过达不到曾经的高度了,即使将来的产品定位明晰,问题是市场还会给它时间吗!
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很小,到最后可能会成为奢侈品手机的象征。以金立手机来讲,M5Plus的超大电池,配置多款商务服务与应用,为商务人士专门配备,顶配的金立M2017手机更是高达16999元,高昂的价格让普通手机用户望尘莫及。对于普通智能手机来讲,现在也能提供很好的安全保障。支付密码,指纹验证已经广泛使用。商务高端机能做到的,普通手机智能手机也能做到,或许没有商务高端机的完美,但对于大众来讲,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并且普通智能机也能凭着自身的价格领先商务高端机一筹。如今国内的手机市场竞争日渐残酷,优胜劣汰,前两年挺火的手机,魅族、HTC、酷派等也渐渐在走下滑路线。就连以安全著称的360手机,2016年到2017年销售量也仅仅只有500万台。从发展角度来讲,商务高端机已经不在吸引人,吸引人的事手机的设计、配置、外形等方面。就拿老年手机来讲,无疑就是声音大,操作简单易懂。而这些,普通的手机也能做到。就好比一个硬柿子和一个软柿子摆在眼前,要拿的,当然是软柿子。所以,以金立为代表的中高端商务机在以后的发展里不是很好过,逐渐会被普通手机代替。昂贵的价格,也会使中高端商务机成为手机中的奢侈品。
从宏观角度来看,需要注意到一个行业背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持续下滑。覆巢之下,一些抵抗力较弱的企业很可能倒掉,金立也许不是第一家。
1、手机市场天花板已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 年 3 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延续下降趋势,出货量 3018.5 万部,同比下降 27.9%,1-3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8737.0 万部, 同比下降 26.1%。 3 月上市新机型 80 款, 同比下降 37.5%,1-3 月,上市新机型 206 款,同比下降 8.4%。
2、这种存量为主的市场,品牌能力强,或者渠道能力强的企业较为容易存活。比如苹果、oppo是两个典型。
3、金立的用户群是什么?喜欢炫的土豪老板。对于整个手机市场来说,只是一小块。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抗寒能力都不及那些品牌大公司,调整余地较少。
4、这种背景下,金立也许不是这波唯一倒下的手机企业。还有,手机供应链企业也要关注了,倒下的可能更多。
金立此次的欠款、资金链危机等,的确在手机行业内是罕见的。要知道,就在去年金立手机出货量还排在国产手机厂商中的第七位。甚至在去年11月,金立还同时发布了八款手机。但就是这样一家规模虽然谈不上第一阵营,但起码也是第二梯队的国产手机厂商说崩就崩了,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金立危机集中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如在营销上太过烧钱、管理不善、运营欠佳等。但就手机层面来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金立太过注重于发力商务中高端机型领域,试图将自己变成商务手机的代表厂商——请来冯小刚做代言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妨一起来看看金立的那些商务机型,之前推出的M5 Plus 搭载5020mAh超大电池,内置多款商务服务与应用,包括金立出国助手、金立邮箱、Ami记事本等,都专为商务人士预设;售价6999元起的金立M2017内置独立安全加密芯片,全方位多维度保护支付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鳄鱼皮私人定制版本的售价甚至高达16999元;金立M7内置两颗完全独立的安全芯片……
但是这些真的就是商务人士的最爱了?纵观当下所谓的商务机,主打的无非是三个层面:安全、续航和奢华。但是很显然,金立的品牌不能完全承载这些。就算是8848手机,也只是小众玩物而已。至于华为售价过万的保时捷定制手机,也更像是一个宣传噱头,并不是靠这一所谓的商务机型走量。而另一个案例就是一直主打安全性的360手机,2016年和2017年的销量都只有500万台而已。
没有商务、奢华的命,却犯了想主抓这一市场的病,让以金立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很尴尬。商务手机的需求是很小的,但金立却将其当做主打产品去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事实也证明,商务中高端手机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当下iPhone及众多安卓旗舰手机已完全能够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那些所谓的安全、续航及奢华等并不是商务人士真正的痛点诉求。
从发展趋势看,商务手机就像之前的青年优品、学生手机、老年手机等一样都将逐渐消失。因为目前的手机已经在弱化自身的群体属性,全面转向通用层面。在千元机就能满足人们使用诉求的当下,手机中高低档的划分只是因为硬件、设计、外形等差异,已经不再针对精准用户画像。这也意味着,商务中高端机的存活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怎样看这次海尔陷“午休开除门”
海尔陷入了“午休开除门”,一石激起千层浪,把白电三巨头之一海尔集团顶到到风口浪尖。
网络是同情弱者的,认为企业都是资本家,在压榨员工,尤其有前海尔员工现身说法后更是有这样的声音。
更有甚者,将这些年海尔的份额的下降描述出来——2019年的海尔早已经不如白电“三巨头”的另外两家——格力和美的。网友认为这些与海尔的管理有关系,与海尔裁员有关系,与海尔不公平对待员工有关系。
据曝光的一份海尔集团文件“关于中午脱岗睡觉的通报”,他们描述:
海尔方面称:
如何看待“午休开除门”事件?
海尔“午休开除门”事件,仔细考虑和理性分析一下,海尔在这件事处理上暂时找不到硬伤,几点想法:
第一:海尔依规开除员工,就此事而言不应被指责
先不论企业如何对待实习生、如何累死累活的要求加班、如何有硬性规定上班的时间。
职场本身就是一个交易系统,你选择了这个企业就按既定规则办事,不愿意交换就离职,抱怨本身是弱者、无能的表现。
不用猜测,这么大一个企业犯不着为了开除四人撒谎,丢不起这个人。即便撒谎,也挺不过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第二:白电市场的压力,传递到企业管理体系中,直接反映到雇工关系上。雇工关系一直是职场较为敏感的关系,稍有一点问题就会被放大,尤其像海尔集团传奇式企业,在改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波动。我们对此要有宽容度。
第三:对于所有的企业,这类事情司空见惯,如违反规定不处理,对其他人是一种不公平,但是处理方式方法上却是一门学问。
家有家规,厂有厂规,既然违反了规定就要受到处罚,这不是严厉,如果同情心可以改变规定那何以管理工厂。
其实海尔午休时间已经可以了,我们厂中午吃饭时间只有半小时,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中间只有中午半小时吃饭时间,很多规定都很犀利,没有保险,工资还很低,可工人一样做的生龙活虎。
不是在贬低自己,可能思想不同,找份工作不易,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工作,努力学习,拼搏,只有你自己有成就了,能力提高了,你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否则出苦力可能都没地,因为太矫情。
没什么可争议的。我不点名,有一个工厂,被美国铁姆肯购买了,公司提出一个理念。不给认何员工犯错误的机会。举一例子,一工人小解不去卫生间,在锻造车间门外解手。被解除合同。没有下不为例。
这事我还是不妄加评论了,员工不容易,老板更不容易,公司有制度,该遵守遵守,该承担承担,错了就是错了得改,不能东扯西扯把问题分解掉,小错不纠正,就会出大错!
不是老板不了解老板的辛苦,老板看待问题,面对的问题,员工永远体会不了,因为格局不同,高度不同,站在山底看到的,和站在山峰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海尔陷“午休开除门”:2019年8月27日中午,4名海尔员工午饭后在非休息时间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被巡查员拍了照上交给了领导,勒令一周内离职。海尔因为开除这4名员工的事上微博热搜,被媒体格外关注,一个小小的事件发酵到对公司业绩、企业文化等等分析讨论的舆论大波。
基于该4名员工确实是违反了公司制度的事实前提,扯几点对海尔陷“午休开除门”的看法。
1、海尔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作息时间规定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是通过职代会讨论等规定程序制定,还有劳动部门的监管。
2、海尔制度的合理性有欠缺,制度的具体执行上得看事实情况。合理性方面,规定11:30-13:00时间段午餐“从董事长到每个员工,同一标准,一视同仁”,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实际情况,比如既要午餐又要午休,大部分员工是否时间够用,能否有效恢复体力、精力,如不能,则需因岗制宜细化,而不是搞一刀切。制度的具体执行方面,是否存在员工超负荷长期加班现象,员工加班是否自愿,加班待遇是否到位。如职工自愿加班且得到相应待遇则不应抱怨,毕竟付出有相应价值回报。如公司长期强行要求员工加班,或职工加班待遇不到位,则错就在公司。这方面员工可向劳动部门申诉维权,劳动部门也当据实调查。具体情况应以调查的实际结果作为判断标准。
3、海尔按照公司制度执行对4名违规员工作出开除处理,没有错。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制度,则必须严格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就如同没有,所有想要在市场上打拼、发展的企业概莫能外。
4、凡企业规章制度和文化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海尔同样如此,社会应包容对待。社会视角与企业自身站位不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业绩和发展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例子不在少数,也许海尔正在努力调整的过程中,效果有偏差,找准适合市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文化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社会应理解和包容。这次“门”事件也许一程度存在“爱之切恨之深”这方面的因素。
5、本次“门”事件或许会触发海尔一次文化和制度的反思和变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海尔如能真正反思从制度上“…给每个员工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继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改进完善出一条公司与职工双赢、和谐的制度文化模式,必将有力地促进将来的发展。
当最初看到网络上相关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不知怎么就冒出鲁迅《而已集》里讲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那句话。眼前又浮现起前不久重庆保时捷女司机掌掴奇瑞男司机事件,经网络发酵牵出其老公违纪被停职被立案调查的一幕。人们的联想能力很丰富,舆论的力量很强大,联想力和與论有时是正能量,有时起反作用,关键点是要立足于事实。
自己用过“海尔”产品,按触过它旗下网点店员工,他们大多服务态度好、能吃苦耐劳、有拼劲。希望海尔稳步发展、不断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