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汽车采用汽油发电驱动,这从能源效率上讲合理吗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上海车展上详细了解了这个车。
首先来说增程式电动车,现在主流的整车厂包括造车新势力,很少用增程式电动车,主要问题就是效率不算高,因为能量的转换次数越多,效率就越低。首先内燃机的热效率就很低,能达到40%就相当不错了,其他的能量都损失掉了,然后增程式电动车还有把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成电能,这中间又要损失一些能量,具体的充电效率不得而知,但是估计在10%到20%左右,然后电动机来驱动车轮,这又会有能量的损失。所以增程式的能量损失要比其他混动车型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车企不选择这个方式的原因。
第二,理想one的实际油耗,从对比测试的结果来看,跟宝马X5,特斯拉model X 换算下来得油耗来算,市区道路,理想one 每公里花费大概在0.5元,model x每公里0.3元,宝马X5每公里0.85元;高速公路油耗换算下来是one每公里花费0.7元,model X花费0.35元,宝马X5花费0.75元。所以理想one的劣势在于高速油耗比较高,低速油耗比较低。但是相对于特斯拉来说,总体的能耗还是略高的。
第三,理想one的卖点,定价比较合理只有32.8万,然后提供四驱,6座和7座版本,这样就可以做mpv也可以做SUV来用,而且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1,用发动机发电,可以保持在最经济转速下工作,不受车速影响
2,刹车收能量
所以才能做到驱动如此大家伙用不到10的油。
唯一担心的是不受油门控制的噪音和振动。
期待明年能试驾一盘😍
从发布会介绍的情况来看,理想智造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就是说有一台发动机不参与驱动车轮,而专门用来发电。
这跟本田immd切换式混动在一部分情况下有相似之处,即在城市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只需要断续的启动仅用来发电。
而本田immd系统在汽车超过一定速度以后可以切换为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理想智造却不具备这个能力。
大家都知道,普通汽车都具有一个经济时速,就是时速大约在80公里左右是最省油的,在更低速情况下需要降档行驶,而汽车只有在最高档位下的中低转速才是效率最高的状态。那么增程式就可以不需要迁就低速的低档位,发动机只在最高效率上进行发电就可以了,因此增程式混动具备低速行驶省油的特点。但是在高速行驶时却因为能源来回转换造成损失,另外再加上比较大的电池重量,因此会比普通汽车最高档位的效率要低,会更费油!
李想也在发布会上承认了这一点,但是他又提出普通家庭每年的长途出行里程不多,因此算总账来说还是能节省很多燃油的!
总之,从技术角度来说,理想智造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虽不及本田immd的全域高效率,但在日常家用的情况下还是比普通汽车要高效很多的。
但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未必适合普通家庭了,毕竟接近40万的车,省油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那么理想智造最终能否把舒适运动豪华以及耐用做好,还需时间的检验。
李想在发布会上说,增程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是每百公里5升的油耗,但是增程的里程只有520公里(这个数据是理想状态),而油箱满油45升,这一算难道不是每百公里8.7升多吗?
未来电动车属于哪家公司
未来的电动车一定是属于中国,其次是美国,中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美国以特斯拉为代表,比亚迪集齐研发、设计、电池、生产于一体,特斯拉注重研发、设计,在未来的时间里,比亚迪会最终走向成功。
属于蔚来公司
蔚来(NIO)是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其中一员,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互联网企业投资建立,李斌任董事长、CEO,全球总部位于上海,中国总部位于合肥。蔚来的车标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天空,象征开放、远见和美好的未来,下半部分是延伸向地平线的道路,象征方向、行动和前进的动力。
如何评价车和家发布的理想智造ONE?增程发电靠谱吗
在这个生活压力巨大的时代,说真话成了奢侈。
产品还没发布,没有更多的试驾报告,更没有直接用户的反馈。目前所有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和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词,40个月,传统车企效率低下,高低配的划分对消费者不利,面向未来。
看起来很美好。
无可否认的是,当下是造电动车历史最佳的窗口期,更是产业革命最为迫切的时期,更是资本市场最强大、最需要释放的时期。所以现在造电动车,如果可以抢先创造属于自己的市场、技术壁垒、资金壁垒,那未来电动车领域的红利就足可以让一家企业扩张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但是话说回来,汽车和电子产品之间的差距太大了。电子产品可以自爆,然而三星赔礼道歉就可以了,这样的安全问题并不至于让所有人惶恐不安,所谓的隐私安全,伦理道德,所能触动人的力量也有限。
但是车不一样,车所能影响,覆盖的领域远远超过电子产品,在安全、隐私、法律等各个层面所能触及的底线更加深入而且影响深远。是不是2年半就真的可以做好全部准备?
即使理想智造真的在效率上,不仅远超传统车企,更远超蔚来、苹果、谷歌?
—随着理想智造ONE的正式亮相,又掀起了一场增程式与插电式的热烈讨论。在人们最关心的续航里程上,增程式新能源车的确更具优势,但是从纯电动的角度来说,增程式新能源车似乎显得不是那么的纯粹,从后期维保的角度来看,增程式新能源车也显得不够方便。那么,面对这样两种方案,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续航更强,维保麻烦
毫无疑问,在续航这个方面,增程式电动车肯定更有优势。以理想智造ONE为例,综合续航里程超700km,市区工况续航超过1000km,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更加实用。而且在燃料能源补充方面,相比于纯电动车来说,效率更高也更方便,就跟普通燃油车一样,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在加油站满血复活,无需付出几个小时来进行所谓的快速充电。
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增程式这种方案,本身最早就是出现在混合动力车型上的,这也意味着车辆拥有一个发动机需要后期维护,而本身自带的电池也有使用寿命。因此对于长期使用来说,后期维保应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由于发动机并直接没有介入动力输出,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全部依靠电机对于并不利于能耗控制。那么既然不利于高速巡航,为什么市区通勤不选择纯电动车呢?
花费较少,电桩难找
纯电动车如果单纯只看花费的话,其实非常省心,电机的特性注定了其不需要定期的保养,电费的开销比起油费来说也更加实惠。但是在充电方面,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优势的,即使是所谓的快速充电,充满也要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加上部分地区的充电站并不普及,很多公共充电桩也时常会被占用,不少小区停车位因为安全问题也无法加装充电桩。
所以插电式新能源车在电量补充上,显得异常棘手,即使是家庭充电问题得到解决,也没几个人敢开着一辆纯电动车去寻找诗和远方,那种焦虑感和不安,可能随时都会变成现实。
结合实际,分析需求
那么,既然都这么说,那么是不是两者都不建议选择呢?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正确分析自己的需求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对于续航里程有刚性需求,不喜欢充电时花费的时间和找不到充电桩的焦虑,那选择增程式新能源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不过目前市面上的选择并不多,可能后续市场的跟进,能够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泡泡网以及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早在2015年便创立了车和家,从媒体转投身到造车行业,虽然李想也有参与投资蔚来,但车和家是定位在面向更多大众消费者推出的新能源出行上,李想在此前宣布将计划推出两款智能电动车产品,首先到来的是在今天晚上正式发布的理想智造ONE,一辆增程式的中大型SUV。
由于李想在发布会前便迫不及待在微博晒了新车的外观,所以不算很有惊喜了,这辆理想智造ONE没有很科幻的外观,相对接近普通的SUV,为前后双U形LED大灯,整车定位为一部豪华中大型SUV,车长5020mm,轴距为2935mm,提供六座(2+2+2)或七座(2+2+3)的选择。
安全性方面,理想智造ONE的车身采用钢铝混合材料,达到五星碰撞的安全标准,内置7个安全气囊,并设计有高强度的防护粱和铝合金外壳保护车内的电池组,而电机系统有IP67D防水防护。
虽然是电动车,理想智造ONE并非是像Tesla Model X或蔚来ES8那样的纯电动车,而是采用了增程式,即车辆以电机驱动为主,还内置有燃油发动机用于发电,为电池组充电,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车辆可以达到700km的NEDC续航里程,官方用了车辆可从北京开到青岛作为展示续航里程的例子。
增程式还使得车辆在能源补给上可以有三种形式,在40kW的快充下,只需30分钟从0充满到80%电量,家庭用的7kW慢充也可在6小时内充满,而通过加油发电,则可以提供大于520公里的续航,另外增程的热量在先进的热管理技术下,还能在冬季为电池和空调加热,以降低冬季车辆的里程衰减。
至于性能参数方面,理想智造ONE为前后双电机的四驱系统,最大326ps马力,最大扭矩530N/m,宣称相当于3.0升六缸涡轮发动机的性能,0-100km/h加速为6.5秒,而内置电池组为40.5kWh,纯电池的续航里程为180km。
李想表示智能电动车将会是大家继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终端,所以采用语音+屏幕的交互方式,车内中控配备四块高清车规屏幕,用于车载媒体、功能控制和行车信息显示,内部硬件为搭载高通820A和德仪J6的双平台,运行Android Automotive+Linux的双系统,内置有小米的小爱语音助手。
车辆还支持OTA升级,除了信息娱乐系统外,还支持动力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的OTA,这也是现在新兴互联网车厂的特色了,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驾驶辅助,采用来自MobiLeye的EyeQ4芯片,为Leve2级别,还标配自动泊车和自动紧急制动在内的38项主动被动安全配置。
理想智造ONE只有一个配置可选,标配全皮内饰、PM2.5清风系统、隔热玻璃等在内的42项配置,但发布会上没有公布该车的具体价格,李想表示在补贴后会控制在40万元以内,在将在明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期间开启预订,而到第四季度提供交付。
想了解更多有关科技、数码、游戏、硬件等专业问答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我们【超能网】头条号。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稳步提高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汽车产业制造随风兴起,其中就包括很多的新兴汽车品牌。车和家就是拥有全新智能化创新起点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旗下最新定位的“理想制造”也将于10月18日和消费者见面。
车和家一直推广的品牌理念分为两部分:“小而美”和“大而强”,与其相对应的车型是SEV和SUV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在车和家最新的官网动态中不难发现,10月18日要和公众见面的这款全新概念下的理想制造ONE是可适用于商用的中大型SUV,符合大而强的品牌设计理念。
这款“理想制造ONE”最吸引人的看点来源于汽车本身的超强的续航能力,配合其官方“没有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车”的宣传来看,车和家品牌下理想智造最初的定位就是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亟待趋势。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大于700km、市区工况续航里程大于1000km的官宣确实非常吸引眼球,对比市面上普遍最大化400-450km的电动车官宣续航里程,超300km的里程飞跃确实突破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革新。
尽管目前还没有这款车型其他方面的相应数值,但是综合来看不难得知,车和家鼎力打造下的”理想智造ONE”想要瞄准的是国内高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
蔚来裁员减负,理想轿车夭折,何小鹏喝酒解压,新势力能熬过去吗
国产新能源汽车,依靠国补度日子。不思进取,多年未见新技术新发展。没有国补,没有真实的行程,没有自主发展自驾,没有后期自主科技的发展规划。一切会归零,死翘翘的节奏。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前卫汽车官》
写在前面:
新能源目前靠政策支撑,真正的买卖应该是用市场来投票的。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在大城市用户多,中小城市没人会花费三四十万甚至五十万来给造车新势力买单。
所以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除非配套的充电桩在高速普及、在小区普及,在三四五线城市能够普及,用户才会多起来。可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呢,造车新势力的资金能够烧这么久么,背后的金主愿意烧这么久么。
理想终究回归现实,酒杯碰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梦碎的声音。
回归正题,目前的造车新势力超过200家,累计获得的投资超过1500亿。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小鹏、威马这三家交付超过1万台。各家的车型都已经发布了好几款。造车很烧钱,比你想象的要烧钱的多。作为汽车厂家的从业人员深知这一点。一款车从设计-打样-试制-小批量产-准量产-量产,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过程中测试报废的车辆保守估计是100台,很烧钱。 造车新势力的技术积累、研发投入烧钱快,形成的专利形成收益是隐性的或者回报慢。汽车是重资产行业,关键是生产的东西需要市场认可。所以很难,造一台好车真的好难。
我认为「能」虽然说我挺新势力造车,但是对他们的产品还是不太放心,其实他们也没底,从那看出来呢,就从他们的售后政策就能明白,他们对自己车的质量多没㡳,他们的售后保修说的很吸引人,可是他们都设有限制,什么不允许做营运车辆,不是允许做为比赛车、实验车,虽然我明白这些行业都对车不好,但是也证明了你们对自己造的车多没信心、消费者花钱买了车却不能充分利用,怎么用自己说了还不算,用作比赛,做实验不保修可以理解可是用作营运也不在保修行列无法理解。都说你划个道我们走,可也太窄了你卖车只卖给有钱人做为第二辆代步车,可是真正的有钱人都买特斯拉了,
恒大新能源汽车“恒驰”横空出世,它会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领军吗
恒驰汽车能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现在来说还有点早,但恒驰汽车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出生自恒大品牌,依托着恒大集团发展。就恒大2019年的年终报告显示,恒大2019年上半年的核心利润303.5亿,净利润270.6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昭示着恒驰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像其他新能源汽车那样,以融资为生。或者被其他资本所劫持,改变自己的初衷。
第二,恒驰汽车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积累相当雄厚的技术和产业链。恒大先后将瑞典NEVS、荷兰e-Traction、卡耐新能源、英国Protean、德国hofer动力收入旗下,在汽车轮毂、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方面揽获一系列核心技术,迅速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
第三
恒大拓展了一支完备的人才技术队伍,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开展以来,不仅是世界各地招聘顶级专业人才,也从自身其他产业集团里面抽调了各级别骨干力量融入汽车产业。这对汽车集团的 顺利落地和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应该不会,现代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古代的战国时代,各国混战,在新能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还是比亚迪。“恒弛”将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一样,最初将处于烧钱的时代,随时时间的发展,也许能够在造车新势力中乱中突围,但更多的时间应该是在苦苦支撑并败下阵来,就像恒大冰泉一样,恒大通过足球让中国了解它,恒大也在通过足球发展自己,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其利润会越来越低,如果在资金密集行业收回成来并盈利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不认为他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现在要谈的是存活和发展,至于现在谈领军还为时过早吧。
最近一年内,恒大通过收购和入股的方式,先后在瑞典、日本、荷兰、英国等地,将整车制造、电池、轮毂电机等多项硬核技术收入自己的手中,打造全套的产业链,恒大的野心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出来了,许家印也是做足了准备,才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像董明珠和贾跃亭那样唐突,所以恒大进军新能源,这次可不是瞎折腾!
如今,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让不少企业家纷纷投身于造车事业。如果说格力董明珠造出的银隆新能源和乐视的贾跃亭造出的FF超跑,纯属是瞎折腾的话,那么财大气粗的恒大地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也投入到汽车行业中去,也变得不那么奇怪了。不过,和董明珠还有贾跃亭不同的是,在今年5月30日,恒大和英国一家企业Protean签署的收购协议中,许家印是全资收购的,不仅拥有了这个品牌的使用权,而且包括他们的造车技术。因此,这将意味着许家印完全有十足的底气,进军新能源汽车,这可和董明珠、贾跃亭的“瞎折腾”完全不一样。
个人认为有希望。
首先从大背景分析,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恒大入局,诸多大佬都有在参与,证明这件事儿靠谱,况且国家夜通过修改配套法律来鼓励新能源汽车改造,也就表示这件事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政策风险。
其次我们从恒大本身来看,观察恒大这一系列举动,能够发现谋定而后动是恒大的一贯风格,不打无准备之仗,恒大在下决心搞恒驰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打通行业资源的动作,这在基础上就牢固了恒驰的本源。
最后我们单独看下恒驰,各方面资源配置都做到了最好,并且下了这么大力气全方位推进,不成功很难
以上。
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市场来说大家都是看好的,将来的市场可能大道你无法想象,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种种困境都是对新能源的一种促进和推动。
对于这块大蛋糕来说,各个行业公司都是十分的看好的,想要抢占先机垄断市场,然而对于这种科技大家还都是没有全部掌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想要成为这些里面的佼佼者必须有过硬的科技技术,但是科技技术只能专精一方面一个公司,想要将各种高新技术结合到一辆车上面,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这么简单了,还得有雄厚的资金。
恒大自从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已先后发起一系列的并购和合作。今年1月份,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1月24日,恒大入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随后又与顶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不仅如此,恒大还收购了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并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另外恒大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也都基本成型。其实造车也是一个大产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踏实做事,就恒大的执行力来看,他们的速度不会落后与人。
会不会是领军者,这个很难说。具体还要看未来恒大汽车的发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片蓝海,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对于这一领域,有很多的大企业都跃跃欲试,纷纷投其中。先驱者特斯拉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我国,国产品牌中,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标杆企业出现。恒大要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么,我分析一下恒大当下的优势所在。
恒大积极践行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通过入主瑞典国家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牵手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科尼赛克、与德国hofer组建合资公司、与国家电网成立合资公司、入股广汇集团等举措,一举完成了从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未来恒大将开发并推出涵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华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产品,其与科尼赛克合作的高端新车型将于明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亮相。可以预见,在顶级技术和最强全产业链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恒大又一年销售规模几千亿的大产业。
从局面上看,恒大目前领先优势明显,且家大业大,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下去,恒大很有希望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
李想发布了一款怎样的智能电动车
全新的理想ONE。汽车品牌“理想”,是由“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利用四年打造的全新汽车品牌。生产工厂位于江苏常州。预售价格为32.8万元。车长5020MM,轴距2935MM,续航里程800公里。增程式电动SUV。
关于增程式混合动力的概念,在这里解释一下,动力部分是一台1.2T三缸发动机,右侧安装有100KW的前电机,车辆后部安装140KW后电机。也就是说动力系统是一个100KW+140KW双电机来驱动车辆,1.2T的汽油机是用来给车发电的,而且所发电是直接驱动电机,并不是给电池充电。正因为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因此燃油经济性得到很好地控制,始终处于高效状态。
车辆底部是一块40度电池板,后部有一个45升油箱。车辆有两种驾驶模式,当电池电量剩余30%后,发动机就开始工作,直接参与驱动电机,让电量始终保持在70%左右。40度电池板+油箱的组合形式,可以让车辆达到800公里的续航里程。如果按照纯电动车800公里续航里程换算,那么纯电车就需要背负一块160度的电池,那么为何市面上没有一款电动车背负160度的电池板呢,因为160度电池板重量将达到约1.3吨,换言之当电池驱动车辆是,很大一部分能源都消耗在驱动电池本身重量上。
40度电池板可以续航200公里,45升汽油可以保证电机续航600公里。
内饰方面,理想ONE中控台采用了四块屏的组合模式,驾驶屏幕+导航多媒体屏幕+副驾驶屏幕+控制面板。而且在副驾储物箱上方还专门给副驾准备了一块屏,可以播放音乐或者视频之类媒体文件。ASK品牌为其量身打车内音响,12个音箱,包含一个低音炮。第二排为两个独立座椅,并配有通风加热功能。电动车有一个优势就是底盘平整,不会出现前底后高的现像。第三排座椅坐垫高度偏低,短途乘坐还可以。
从隔音效果看,在以后量产的车型中,会提供NVH选装包,可以更好的抑制噪音,进一步提升车辆舒适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原来汽车之家的李想,现在电动车造的怎么样了
新能源汽车给人的感觉就是
很容易造是的
感觉特别多的人涌入电动汽车制造
有的是为此声名狼藉
有的是为此卖地卖房
有的是一副天下没人的架势
有的……有的
假如是财力单薄仅仅知道电车是造的
那最好给自己降降温?
假如是财力雄厚不怕赔钱
那最好找懂行的打听打听造车的耗费?
假如是智力超群有成功的经验
那就问问造车会不会穷尽一切智慧?
有人认为
假如一个产品都到了
看了李想的电动车真的是激动不已,作为同样是80年代的生人,我真的是无地自容,首先看看汽车的介绍可以说是目前是挺完美的,毕竟是自主研发非常不错,有点疑问,但不是重点,造车毕竟是烧钱运动。如果要想真正的研发一款汽车,想摆脱抄袭得有自己的标准,看了李想的车想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太多创新点,总体来说就是把大家的东西集成在了一起。我不是想说李想不好。看看苹果手机就是最大的创新,如果说是想找到一个切入点这个创新也是很难,可能我们期望的太多了,也许未来李想的汽车会给我们带来更大得惊喜。
虽然李想不错,也很踏实,仍然不看好。
去年秋天和李想的车和家的投资人黄明明先生打过赌,李想熬过5年(去年秋天开始算),不破产不被收购(半死不活的也算不行),我输一趟欧洲游三个家庭的所有的费用。
没有核心技术的互联网汽车制造商,靠营销和组装攒机,很难撑过5年以上,特斯拉降价更是釜底抽薪,走着瞧。
如何看待车和家花费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拿下造车资质呢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出台,花费6.5亿,车和家李想绝不后悔
问个问题,是不是想车和家李想会后悔,答案是不会的。
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竞争,最重要的是:时间的竞争。在这个时间竞争的背后,第一要素就是资质。如果连资质都没有,造车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现在,不同于三年前的PPT造车,新势力们已经进入量产车交车的节奏,在这个节奏之下就是战略的先置,市场的先进,用户的先抢。
先发优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才说,让用户有了比较成本与信任成本,这种成本的积累短时间内不会发现问题,但从长远看,所有的汽车并不是积木,需要沉淀。这种沉淀同样是时间。
现在,就算《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出台了,发改委取消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转向地方备案管理。但这个规定的执行,同样需要时间。
在双重时间的累积之下,车和家没有选择,只能用钱买时间。
如果车和家利用这个时间差,在新势力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切都是值得的,否则,就是肉包子打狗。
希望每一个造车企业,都是认真的。忽悠成不了大事,请参考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除了一地鸡毛,啥也没有剩下了。
时间就是生命,车和家不后悔,李想不后悔。
力帆汽车本身在汽车行业内并不算是什么巨头,并没有太大技术优势,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查阅其公告后就可以发现,力帆汽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50,181.80万元,负债总额为50,020.75万元,资产净额为161.05万元,实现净利润为-26,701.65万元。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本身对汽车行业就非常了解,创立车和家制造智能电动汽车所行的线路并不是蔚来汽车采用的代工方式,而是釆用直接拥有制造资质来生产智能电动汽车的方式来进行。那么收购一家现成的汽车制造企业就最好不过了。
所以两家各取所需,共赢的局面。接下来我们就识目以待车和家的作品出来带给我们更多智能电动汽车的选择吧!
车和家花费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拿下造车资质,我认为这是车和家顺应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我认为:车和家此举是顺应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根据经济学常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认为:2019年,将是车企变革的元年,车企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汽车产业将推向另一个巅峰!
我认为:2019年,将是车企变革的元年,汽车产业将推向另一个巅峰!
2019年“国六”标准将逐步推行,势必会加速车企进行变革!“国六”车的突袭,让很多车企有了危机感!很多车企开始意识到:“国六”标准其实并不会太长远,而新能源汽车才是汽车产业的未来!
我觉得:“国六”标准其实并不会太长远,而新能源汽车才是汽车产业的未来!
在未来,车企之间会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所以“车和家花费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拿下造车资质”这并不是什么新闻,或许,将来会有更多“车和家”出现!
我认为:市场竞争机制,势必会让更多的“车和家”出现……